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在外置磁场下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采用戊二醛交联法使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磁性纳米微粒交联,用直接标记法制备^188Re—Herceptin及^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用羰基铼标记法制备^188Re-磁性纳米微粒。肿瘤细胞体外抑制实验设4个组:^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188Re—Herceptin组、^188Re-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各组均设3.7×10^4、18.5×10^4、37×10^4、55.5×10^4、74×10^4Bq/ml5个放射性剂量级别;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的抑瘤效应,计算相对抑制率,采用半数抑制放射性浓度(IC50)对各组抑瘤作用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组对SKBR-3细胞均有较强杀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04组的杀伤作用较弱0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的IC50(53.1×10^4Bq/L)明显低于^188Re—Herceptin组(76.1×10^4Bq/L);^188Re一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的IC50分别为169×10^4和175×10^4Bq/L,明显高于前2组。结论^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均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较后者强。  相似文献   
2.
碘 12 5种子源用于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已有 10几年的历史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主要产品有 10余种。这些产品外观设计相似 ,但其内部结构及物理性质存在差别。现将这些种子的基本特征作一比较。一、剂量学特征美国近距离治疗协会放射性治疗委员会建议每种新的近距离治疗源在临床使用之前都应该进行详细的剂量学特征的测定。制造商应该至少 (最好是两种 )用一种独立的方法来完成测量并用蒙特卡罗模拟来证实其种源的剂量特征[1 ] 。所有种源的剂量特征都应该按照TG 43建议的方法来表述[2 ] 。然而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测定标准来表征种源剂量特…  相似文献   
3.
金纳米颗粒(AuNPs)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方面广泛应用,其中金纳米颗粒肿瘤放射增敏作用是目前研究热点。大量体、内外研究证实AuNPs具有放射增敏效果,但AuNPs放射增敏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普遍认为增敏主要由AuNPs促进肿瘤细胞由放疗不敏感期(G0+G1期)转为放疗敏感期(G2+M期)所致。影响AuNPs放射增敏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AuNPs粒径大小及其表面修饰和微观分布、放射线能量及剂量大小和肿瘤细胞类别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AuNPs用于肿瘤放射增敏的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安全性。目前已开展了AuNPs有关临床试验,尚需继续进行AuNPs放射增敏的研究才能实现真正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4.
7-氮杂吲哚衍生物——一种新多巴胺D4受体显像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氮杂吲哚衍生物L-750667是一个新的、高亲和性(Ki=0.51nmol/L)的D4受体选择性配体,采用还原的胺烷基化合反应合成了L-750667的类似物:3-[4-(4-氟苯甲基)哌嗪-1-基]-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同时制备出[^18F]标记前体4-三甲基铵苯甲醛-三氟甲基磺酸盐,及用于放射化学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中间体3-(哌嗪-1-基)-甲基-1H-吡咯[2,3-b]吡啶,为放射化学合成3-[4-(4-[^18F]氟苯甲基)哌嗪-1-基]-甲基-1H-吡咯并[2,3-b]吡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7 氮杂吲哚的衍生物L 74 5 ,870是一个新的、高亲和性 (Ki=0 4 3nmol·L-1)的多巴胺D4受体选择性配体 ,我们放化合成了其类似结构的新化合物 3 [4 (4 [18F]氟苯甲基 )哌嗪 1 基 ] 甲基 1H 吡咯并 [2 ,3 b]吡啶 ([18F]C) ,并作了大鼠体内生物学评价。方法  ([18F]C)的放化合成是通过 3 (哌嗪 1 基 )甲基 1H 吡咯并 [2 ,3 b]吡啶和 4 氟[18F]苯甲醛的胺烷基化反应完成 ,放化产率为 9 0 %~12 0 % ,放化纯度大于 98% ,比活度高于 37GBq·mol-1。结果 额叶皮质、海巴和延髓等脑区有较高的放射性摄取率 ,分别为 0 4 3%ID/ g和 0 35 %ID/g ;而纹状体、小脑处放射性摄取率较低。结论 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代谢物研究表明 :[18F]C在大鼠脑组织区域有特异性分布 ,暗示其可能作为适合的显像剂用于多巴胺D4受体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7.
188Re标记免疫靶向磁性纳米微粒及其生物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88Re标记具有HER-2/neu癌基因靶向特异性的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利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化学修饰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连接,构建免疫磁性纳米微粒。采用直接标记法将^188Re标记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上。采用羰基铼标记法,以fac-[^188Re(CO)3(H2O)3]^+作为放射性标记前体,对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标记。分别测定所制备^188Re标记物的标记率和体外稳定性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并观察^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经扫描电镜证实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个粒径大小平均为60nm,而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粒径平均为30nm。^188Re对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均〉90%,在小牛血清中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并且磁性纳米微粒上连接的单克隆抗体仍保持较高的免疫活性。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且血循环时间较长,同时两者在肝内均有较多的摄取。结论^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体外及动物体内较稳定,无明显的^188Re脱落。可用于下一步荷瘤裸鼠体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MRI/CT双模态Au/Fe3O4复合纳米团簇造影剂,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高温有机热分解法制备粒径可控且分散性良好的Au、Fe3O4纳米颗粒并合成两亲性聚乙二醇-聚乳酸(mPEG-PLA)嵌段共聚物。通过组装的方法以mPEG-PLA为纽带,将Au和Fe3O4纳米颗粒组装为复合纳米团簇。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动态光散射(DLS)分别对所制备纳米团簇的形貌、组成、尺寸及稳定性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的组装条件对纳米颗粒的包覆效率(EE)、装载能力(LC)及相应的MRI和CT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Au、Fe3O4纳米颗粒呈球形,分散性、均一性良好,平均粒径分别为7.25nm、9.00nm。两亲性聚合物mPEG-PLA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00。为了优化复合纳米团簇的EE和LC及磁学特性,制备Au、Fe3O4纳米颗粒不同配比的纳米团簇。随着Au纳米颗粒比重的增加,mPEG-PLA对纳米颗粒的EE和LC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又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其横向弛豫率测量证明,该造影剂缩短T2时间效果明显,并随着Fe3O4纳米颗粒比重的提高,横向弛豫率呈现升高趋势。MRI研究证明,MRI信号强度的改变随Fe3O4纳米颗粒比重的提高而增强。而micro-CT成像研究则表明,随Au纳米颗粒比重的提高,成像效果越明显。结论利用该方法制备出的造影剂粒径可控,稳定性良好,具备良好的MRI/CT造影性质,具有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188铼(188Re)标记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白蛋白磁纳米体的实验室条件.方法 188Re标记白蛋白磁性纳米体的最佳实验室条件是SnCl2·H2O8 mg/ml,柠檬酸20 mg/ml,维生素C 8 mg/ml,反应容积为500μl,反应时间为3 h.结果188Re总的标记率大于90%,标记稳定性7 h为98%、24 h为95%.结论188R-0白蛋白磁性纳米体的标记率及标记稳定性适于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10.
脏腑湿热,临床多见。其辨证论治依据,当以临床特点及表现程度为主。就其特点而言:脾胃湿热者,食不百:脾胃湿热者,食不振,便不调;肺经湿热者,咳而痰黄,肝胆湿热者,胁痛身黄;心经湿热者,心烦躁扰;肾与膀胱湿热者,淋浊热痛;大肠湿热者,泄痢腹痛。就其表现程度而言:舌苔黄腻为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