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浅谈中药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丽  孟昕  李丽 《中医药学报》2006,34(4):62-62,F0003
我国中医药在国民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药的应用存在有不合理现象,本文对临床中中药处方中大方、大剂量、炮制不当、用法煎法失当等不合理应用进行了论述分析,提出加强医师业务的培训,重视继承、重复中医临床的实践经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逐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是重要的保障,同时也分析了中西药联合应用以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原因,指出中药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在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4—06~2005—12喉镜明视下胃管置入4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7例,女13例,年龄18~75岁。脑血管意外12例,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5例,重度中毒20例,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术后3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肺间质纤维化(PF)动物及临床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瘀血内停是PF形成的重要病机、肺络痹阻是PF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宗气虚陷是PF发病的关键因素,提出升补宗气、软坚通络是治疗PF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痹化纤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激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肺纤维化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造成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28天予以相应药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天。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肺功能、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uPA和PAI-1水平、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呈中重度肺纤维化改变,中药和激素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和激素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uP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VV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ydn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和激素组Cydn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R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E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痹化纤方可能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改善肺纤维化大鼠Cydn及RL,从而延缓肺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药毒性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毒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论述“有毒中药”的三个不同概念,以明确对中药毒性的理解的根源。归纳毒性中药的分类,指出了中药的毒性有别于西药的化学纯品毒毒性中药的认识误区,临床中毒的发生亦有不同的原因,通过归纳总结初步提出了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缩短禁食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98例直肠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即开始进流质饮食,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进流质饮食。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观察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术后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P均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缩短禁食时间可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7.
导尿管现在大多用气囊式,对于导尿管插入尿道后在什么部位下可以注水,仍没有明确标准,有时会导致插入过浅,以致尿道损伤,为此我科制作了模拟导尿装置(见图1),模仿讲解给护士们听,使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积累经验,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减少导尿时患者出现的疼痛和术后出现血尿的现象,达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旭丽 《浙江医学》2014,(2):152-153
建立外周静脉通路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随着患者或其家属要求以及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仅仅重视治疗结果已经不够,整个医疗过程开始逐渐被医患双方所重视。其中,“优化”输液过程就是其中一个方面。因此过去的“一针见血”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医疗现状,这就要求护士在输液完毕时尽量达到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出血、瘀血。拔针不当往往使患者对“扎针”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恐惧感,进一步造成紧张心理而加重痛苦。我们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认为患肢上举法能较好解决以上问题,提高患者输液满意度。现将该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文江  樊长征  张燕萍  张旭丽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00-1901,1944
目的观察润肺止咳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热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CVA的西医诊断标准且中医辨证为肺热阴伤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润肺咳喘胶囊,对照组应用盐酸丙卡特罗,疗程14d,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舌苔、脉象和气道反应性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改善CVA患者咳嗽频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改善咳嗽程度、气急、咯痰、咽痒、咽干等症状,降低气道反应性方面均有改善,疗效相当。两组CVA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舌苔、脉象无明显变化。结论润肺止咳法在改善CVA(肺热阴虚证)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与西药盐酸丙卡特罗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