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疗程28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BV-DNA平均值由(5.95±4.45)×10 copies·mL-1下降至(3.05±4.14)×105copies·mL-1(P<0.05),对照组HBV-DNA平均值由(7.66±7.21)×105 copies·mL-1下降为(6.40±7.54)×105 copies·mL-1(P>0.05);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0(30%)、2/10(20%) (P>0.05);治疗组的ALT、 SB、TBA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仅ALT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在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6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0例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为研究对象(病例脱落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90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给予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护理依从性、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饮食保健、活动、用药安全、出血观察和预防的知晓率分别为92.22%、91.11%、87.78%、87.7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72.73%、75.00%、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护理依从性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皮下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1.11%、35.56%、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05%、51.14%、1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可提高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护理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发挥的优势作用.方法 充分利用HIS平台,进行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现患率调查和目标性调查、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督查及耐药情况的实时监控.结果 感染控制专职人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全院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监控,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省了临床医务人员及感染控制专职人员的时间.结论 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前肠道准备干预对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控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护理选择规范的前列腺穿刺术术前准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12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患者(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对2008年1-12月前列腺穿刺患者(观察组)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2007年35例有9例次术后发生感染,感染例次率为25.71%,2008年47例前列腺穿刺患者中仅2例次术后发生感染,感染例次率为4.26%,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P<0.05).结论 直肠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与术前肠道准备的完善密切相关,术前规范而充分的肠道准备干预,对术后感染的预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IL-18与HBV感染及拉米夫定治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IL-18在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与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21例,重型肝炎14例)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18水平,并动态监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水平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情愈重,水平愈高;CHB患者IL-18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62.P=0.001);不同HBVDNA含量的CHB患者IL-18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病毒量组高于高病毒量组;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DNA转阴组IL-18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12月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VDNA未转阴组IL-18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和HBV免疫清除过程,拉米夫定治疗可能增强Th1型细胞应答。  相似文献   
6.
踝部骨折脱位临床常见,因系负重关节,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997年1月~1999年10月,我科研制一种新型改良套筒式骨栓治疗踝关节损伤并发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共40例,均取得良好的复位、固定并能早期行走,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8岁。就诊时间:伤后0.5h~3d。按weber's分型:型16例,型24例。其中内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14例,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20例,内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6例。术后10周~6个月取出内固定。40例均未行石膏外固定。随访:32例踝关节功能正常,X线片示踝穴无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对提高患者防跌倒措施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QC小组,对100名高危跌倒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对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通过鱼骨图分析影响患者知晓率的末端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采取了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 患者对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由83.4%提高到了95.5%.结论 QC小组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患者对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衰竭症,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更是血液系统的急症。目前,治疗SAA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1-2],明显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但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为感染,已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3-4]。镰刀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植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对重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对某院住院的 1 1 7例重型肝炎和 1 0 4例重度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低钠血症发生率 (76 .0 7% )高于重度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6 0 .5 8% ) ;随着PTA的下降、TBIL的升高 ,低钠血症的程度加重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并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传染病学见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传染病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情况,并且认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