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超声技术探讨起搏器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CM)的作用机理.观察4例HCM(左心导管和造影检查确诊)患者的如下指标①起搏器置入前、后左室梗阻部位形态及运动变化情况;②不同起搏间期对左室心肌各部位收缩期运动顺序的影响;③观察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减轻 (76.3±52.8 vs 161.5±47.4 mmHg,P<0.05).但起搏后,肥厚的心肌收缩期梗阻左室流出道现象依然存在.②双腔起搏时,左室心肌激动顺序未见变化,但传导时限延长(62.5±7.4 vs 45.5±7.7 ms,P<0.05).③起搏后左室收缩、舒张诸项指标下降.结论起搏干扰心肌传导、激动和收缩的正常过程,使得其同步性劣于窦性心律时,由此可导致左室收缩压力以及狭窄处压力梯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超声技术探讨起搏器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CM)的作用机理。观察 4例HCM(左心导管和造影检查确诊 )患者的如下指标 :①起搏器置入前、后左室梗阻部位形态及运动变化情况 ;②不同起搏间期对左室心肌各部位收缩期运动顺序的影响 ;③观察自主心律与起搏心律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起搏后左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减轻 (76 .3± 5 2 .8vs 16 1.5± 47.4mmHg ,P <0 .0 5 )。但起搏后 ,肥厚的心肌收缩期梗阻左室流出道现象依然存在。②双腔起搏时 ,左室心肌激动顺序未见变化 ,但传导时限延长 (6 2 .5± 7.4vs 45 .5± 7.7ms,P <0 .0 5 )。③起搏后左室收缩、舒张诸项指标下降。结论 :起搏干扰心肌传导、激动和收缩的正常过程 ,使得其同步性劣于窦性心律时 ,由此可导致左室收缩压力以及狭窄处压力梯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了解其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0.5 g/次,3次/日,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LT、PCT显著提高,MPV降低(P〈0.05),PT、APTT恢复稳定(P〈0.05),Fib、D-D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胶囊通过提高体内PLT、PCT、PT、APTT水平,降低MPV、Fib、D-D水平,调控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来阻碍血栓的形成,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例1 女,73岁.因“高血压伴晕厥发作”入院.ECG为房颤(室率150次/分)及窦性心动过缓(35次/分).诊为慢—快综合征.于1990年4月安置东德产VVI起搏器,出院后无晕厥,但仍有心悸发作.Holter检查有阵发房颤,室率222次/分.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1990年12月做射频房室结高位消融术,因起搏器不能程控,考虑到射频对起搏器有影响,术时先取出起搏器并脱离电极,从右股静脉插入6F电极到右心室做临时起搏,消融术后再埋入起搏器,迄今患者自身心律为QRS不宽的Ⅲ°AVB(胸壁刺激试验),起搏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二维超声观察高血压病左室心肌肥厚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心肌肥厚定量过程的偏差.方法用二维超声经胸测量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肌20个节段的厚度,与30例正常者对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病组左室心肌厚度的不均匀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0.55 和 0.05,χ2(校正)=5.482,P<0.0 25);常规测量左室心肌质量的方法受肥厚分布不均匀的影响,与心肌平均厚度之间差异显著[分别为(174.7±74.7)g和(206.9±83.8)g,t=2.868,P <0.01].结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分布和正常人比较是有差异的,应避免仅在与肥厚心肌均值偏差较大的部位采样、测量和计算.  相似文献   
6.
中医院创建ICU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洲 《现代医院》2002,2(3):20-22
广东省中医院ICU建立于1998年7月。4年来,收治病人数超过2000人次,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超过80%,中医参与率超过90%。参加和主持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广东省科委及厅局级课题10项。ICU建设的各项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159例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中医证候特点及早期中西医结合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Ranson标准、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分级系统对5年间159例AP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级评价,并进一步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结果]MAP组97例,其中肝郁气滞型18例,肝胆湿热型60例,脾胃实热型16例,瘀热互结型2例,蛔虫上扰型1例;SAP组62例,其中肝郁气滞型7例,肝胆湿热型31例,脾胃实热型11例,瘀热互结型4例,气阴两虚型4例,腑闭血瘀型4例,内闭外脱型1例.经Ridit分析,MAP组和SAP组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分析:MAP痊愈61例(62.89%),显效36例(37.11%),无效和死亡均为0例;SAP组内科保守治疗62例,痊愈20例(32.26%),显效12例(19.35%),无效26例(41.94%),不适合手术而内科保守治疗死亡4例(6.45%),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行手术治疗26例,术后全部好转出院.两组疗效比较,MAP组疗效优于SAP组(P<0.01).M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 d,SAP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5 d.[结论]MAP和SAP均以湿热、气滞、血瘀等实证为主,但SAP有部分表现为腑闭血瘀型和内闭外脱型等危重证型.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对MAP的疗效满意,可免行外科手术治疗;而对SAP的疗效较差,有大约一半的病人需转外科手术治疗,但保守治疗也可为其创造必要的手术条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索制定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在依据广东省非典型肺炎诊治指导原则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该病证候特点,初步确定该病早期、中期、极期、恢复期的中医病机,并据此拟定治疗方案。【结果】初步发现该病早期病机以湿热遏阻、卫气同病为主,治疗宜重在宣透清化;中期病机以湿热蕴毒、邪阻募原及少阳为主,治疗宜重在清化湿热、宣畅气机;极期病机以湿热毒盛、耗气伤阴、重则内闭喘脱为主,治疗应重在祛邪扶正;恢复期病机为正虚邪恋,易挟湿挟瘀,治疗宜重在扶正透邪、化湿、活血。按此方案辨证施治共103例,治愈96例,治愈率为93.2%;死亡7例,病死率为6.8%;从发热到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9.86±4.14)d,入院治疗后,退热时间为(6.72±3.95)d;96例出院患者最后胸部X线复查,94例病灶完全消失,病灶吸收时间为(18.18±8.99)d,2例吸收不完全,呈纤维条索状改变。【结论】初步形成的SARS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SARS的症状改善及预后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中PAPP-A和IL-6水平。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等),辛伐他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4周。SAP组采用与辛伐他汀组同样的治疗方法。结果入院时两组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经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PAPP-A、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治疗前后PAPP-A、IL-6无明显差异性。结论PAPP-A、IL-6作为炎症反应的新标志物,在UA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的浓度,提高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妊娠相关蛋白A和hs-CRP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表达水平.方法 将病人分为三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n=28例),正常对照组(n=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APP-A和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浆hs-CRP的浓度.结果 在UAP患者中,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及正常人水平(P<0.01).结论 PAPP-A及高敏CRP在血液中的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均可作为预测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新的敏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