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围生医学和儿科学的进步,高危新生儿(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远期神经心理发育的预后更需要关注,神经心理发育反映了神经系统发育的状况,对于高危儿长期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高危儿因受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影响,远期生长发育中语言、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等神经心理发育方面都落后于正常儿童。该文主要描述高危儿神经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多方面具体表现,为早期干预高危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首次发病、资料完整、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例,按首次发病年龄分为少儿组(≤15岁,52例)和成年组(≥16岁,49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少儿组患者平均诊断年龄犤(14.45±1.64)岁犦显著大于发病年龄犤(13.67±1.89)岁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24,P<0.05);阳性家族史、病前个性、起病形式、病程和临床疗效,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症状出现率为80%,其中早期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发生率(12%和36%)显著高于成年组(24%和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6,5.08;P<0.05),而妄想及逻辑障碍出现率(52%和31%)显著低于成年组(92%和7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χ2=17.75,15.73;P<0.01)。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具有年龄上的特征性,注意识别早期非典型症状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影像学改变,发现区别及其分布特征,为早期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PICU收治入院的重症婴幼儿肺炎86例,根据年龄分组,分为1个月~1岁组50例,1~3岁组3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肺部CT扫描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均以咳嗽为症状为主,两组患儿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1岁组以喘鸣音为主,与1~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湿罗音及无体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部CT扫描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幼儿时期相比,婴儿时期存在先天性气道或肺发育异常,应针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病理、生理特点及时做出有效检查及治疗,提高有效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健康成人6分钟步行测试(6MWT)距离水平以及与握力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在海拔2700m高原地区居住和生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成人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调查其一般资料,对所有受试者进行6MWT距离和握力测试,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握力与年龄以及6MWT与握力的相关关系。 结果 按性别进行分类后,男性6MWT距离为(569.0±41.8)m,显著大于女性的(500.7±42.7)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1)。受试者平均握力水平为(355.4±74.6)N,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握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439,P<0.01),6MWT距离与握力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 结论 高原地区成人6MWT为(549.2±52.2)m,而握力可以作为预测6MWT距离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关性分析。方法 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3~14岁抽动障碍患儿共7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笔者医院首次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总IgE水平。同时针对抽动障碍患儿有无合并变态反应性疾病状态进行分组,所有抽动障碍患儿均选择一线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合并变态反应性疾病状态患儿在一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抗白三烯药物,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YGTSS量表评分和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总IgE水平测定结果。结果 抽动障碍组特应性变应原IgE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血清特应性过敏原sIgE抗体水平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YGTSS(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评分均呈持续性降低趋势;干预组YGTSS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gE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在治疗后12个月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χ2=5.711,P<0.05)。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在特应性变应原IgE抗体阳性率、sIgE抗体水平分级、分布情况方面具有一致性,同期治疗抽动障碍患儿致敏状态可改善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中医治疗9个月以上 的27例艾滋病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本病症状特征及病情 演变,总结中医治疗艾滋病经验.结果表明中医药康爱保生 丸治疗本病,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 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情情 《智慧健康》2023,(4):184-188
目的 研究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9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尿素氮、血肌酐、UACR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eGFR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效果显著,可消除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临床病症,值得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小林  张情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94-4295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差异。方法:选取首次发病、资料完整、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病例,按首次发病年龄分为少儿组(≤15岁,52例)和成年组(≥16岁,49例)。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少儿组患者平均诊断年龄[(14.45&;#177;1.64)岁]显著大于发病年龄[(13.67&;#177;1.89)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24,P&;lt;0.05);阳性家族史、病前个性、起病形式、病程和临床疗效,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gt;0.05);早期症状出现率为80%,其中早期阴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发生率(12%和36%)显著高于成年组(24%和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16,5.08;P&;lt;0.05),而妄想及逻辑障碍出现率(52%和31%)显著低于成年组(92%和7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u=17.75,15.73;P&;lt;0.01)。结论: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具有年龄上的特征性,注意识别早期非典型症状有助于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是否造成儿童远期神经心理发育影响。方法分别对67例黄疸组和58例对照组进行发育商、气质类型、社会生活能力测试,随访远期神经发育情况。结果黄疸组患儿的发育商为(92.090±5.279)分,与对照组(93.830±8.816)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疸组气质类型为D型者19例(28.36%),为E型者48例;对照组气质类型为D型者13例(22.41%),为E型者4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疸组社会生活能力有问题发生率为2.98%(2/67),对照组有问题发生率为1.72%(1/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早期治疗的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儿远期发育商、气质、社会生活能力等神经心理发育无明显影响,因此需早期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改善远期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惊厥发作及无惊厥发作患儿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60例,根据有无惊厥发作分成甲组(惊厥发作)和乙组(无惊厥发作)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疗效、头颅影像学异常及预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乙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甲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头颅影像学异常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后遗症及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甲组(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惊厥发作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均不如无惊厥发作患儿,提示应加强抗惊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