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某麻纺厂织袋、纺麻、梳麻车间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排除非噪声性致聋因素及生活噪声的影响,共检查212人424耳的纯音听力以及工作一个班次(6小时)后的暂时性所阈位移(TTS),同时测定各车间噪声强度(A声级),数据采用直线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性别间和左右耳间的语频听阈及TTS均无显著性差异;车间噪声强度与语频听阈及TTS间存在着正相关;TTS与语频听阈、年龄、工龄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语频听阈、噪声强度和工龄对TTS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肿瘤相关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抗体联合检测用于肺癌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癌患者血清和正常血清中8种TAA抗体,并进一步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各抗原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每种抗原检测结果单独进行判断时,灵敏度都偏低。对8种TAA进行不同的组合,结果随着抗原种类的增多,灵敏度随之增加,8种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64.3%,特异度达到了86.2%,阳性预测值88.7%,阴性预测值58.8%,提示8种抗原组合检测肺癌时大大提高了诊断的质量;阳性似然比4.66,说明8种抗原联合检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kappa值0.46,提示该试验诊断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中度一致。结论:利用8种TAA抗体联合检测肺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现场高危人群的筛检和临床中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国际标准化比值/PLT比值指数(INPR)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并与AST/PLT比值指数(AR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10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PBC的患者。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期。根据肝穿刺病理结果将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显著肝纤维化(≥S2)、进展期肝纤维化(≥S3)和肝硬化(S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肝功能、血常规、血凝等指标,利用公式计算血清学无创模型INPR、APRI及FIB-4。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无创模型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血清学无创模型对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法。结果 共纳入143例PBC患者,其中肝纤维化S0、S1、S2、S3和S4期分别为4、50、46、26和17例。IN...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家系研究方法,在河南省食管痛高发区以匹配方式选择病例和对照家系各505户,家庭成员各1171名,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食用炯熏食物[2.10%(36/1711),0.82%(14/1711);X2=9.82,P=0.00;OR=2.61,95%C/:1.40~4.85],常吃油炸食品[7.17%(66/921),3.91%(35/894);X2=9.13,P=0.00;OR=1.90,95%C/:1.24~2.89],常吃生硬食物[13.36%(123/921),8.95%(80/894);X2=8.87,P=0.03;OR=1.57,95%CI/:1.16~2.11],喜食热烫食物[20.05%(343/1711),15.20%(260/1711);X2=13.87,P=0.00;OR:1.40,95%C/:1.17~1.67],有精神刺激史[6.72%(115/1711),3.10%(53/1711);X2=24.06,P=0.00;OR=2.25,95%CI:1.62~3.14]和有E消化道不适症状[19.40%(332/1711),12.74%(218/1711);X2=28.15,P=0.00;OR=1.65,95%CI:1.37~1.99]等因素,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进食速度较快则显示是保护因素[20.85%(192/921),25.14%(225/895);X2=4.73,P=0.03;OR=0.78,95%Cl:0.63~0.98].结论 食管癌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要从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对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仅有15%的人对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回忆反应。其余大部份人,抗-HBs持续时间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与HBV标志全阴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从低水平安慰剂组出现乙肝感染情况来看,可能仍是易感者。在制定接种乙肝疫苗方案时,应对这部份人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期和(或)出生队列效应对河南省宫颈癌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利用线性回归及联结点模型对1985年至2004年河南省宫颈癌死亡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运用对数线性模型中的负二项回归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估计各项参数.结果:1985年至2004年河南省宫颈癌年均粗死亡率为5.33/10万.1985年至1999年河南省宫颈癌年均中国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5.28/10万,2000年至2004年下降为4.41/10万.标化死亡率(Y)与年份(X)的线性模型为Y=-0.048X 200(t=2.15,P=0.045),提示宫颈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联结点模型显示1998年为联结点,1998年以前河南省宫颈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1998年以后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显示非线性时期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线性队列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2).结论:河南省宫颈癌死亡率1985年至1998年呈下降趋势,1998年至2004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家系研究方法,在河南省食管痛高发区以匹配方式选择病例和对照家系各505户,家庭成员各1171名,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食用炯熏食物[2.10%(36/1711),0.82%(14/1711);X2=9.82,P=0.00;OR=2.61,95%C/:1.40~4.85],常吃油炸食品[7.17%(66/921),3.91%(35/894);X2=9.13,P=0.00;OR=1.90,95%C/:1.24~2.89],常吃生硬食物[13.36%(123/921),8.95%(80/894);X2=8.87,P=0.03;OR=1.57,95%CI/:1.16~2.11],喜食热烫食物[20.05%(343/1711),15.20%(260/1711);X2=13.87,P=0.00;OR:1.40,95%C/:1.17~1.67],有精神刺激史[6.72%(115/1711),3.10%(53/1711);X2=24.06,P=0.00;OR=2.25,95%CI:1.62~3.14]和有E消化道不适症状[19.40%(332/1711),12.74%(218/1711);X2=28.15,P=0.00;OR=1.65,95%CI:1.37~1.99]等因素,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进食速度较快则显示是保护因素[20.85%(192/921),25.14%(225/895);X2=4.73,P=0.03;OR=0.78,95%Cl:0.63~0.98].结论 食管癌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要从生活行为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遗传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河南省林州市人口宫颈癌流行情况及死亡率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林州市居民全死因和河南省1/10人口登记报告资料,以宫颈癌病死率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林州市居民宫颈癌由女性死亡的第六位下降至第八位,下降趋势明显。居民宫颈癌死亡率从70年代初期的7.69/10万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1.39/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比例也由80年代的2.68%下降到90年代的1.63%,宫颈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林州宫颈癌的死亡率低于河南省农村与城市死亡率相近,并且林州市近20年宫颈癌一直呈下降趋势,有别于河南省90年代后宫颈癌死亡率有增高势头。结论:林州市居民宫颈癌是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从70年代至今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cyclinB1、p62、Koc、IMPl和Survivin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5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同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与血清对应的13例食管癌和16例责门癌组织中上述5个相关抗原.结果 在5个抗原中,虽然cyclinB1、IMPI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和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P<0.05),但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较低,而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5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与单一抗体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3~5倍/3~4倍,并且,癌患者和食管、贲门各级病变患者血清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在癌组织中,5个抗原均有阳性表达,cyclinB1、Koc、IMP1和Survivin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抗体的检出率(P<0.05),血清中抗体阳性的抗原在同一患者癌组织中均可测得.结论 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相关抗原的表达有关.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常见恶性肿瘤死因中居第6位。食管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DNA修复能力的个体差异可能是决定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重要因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