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6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人,治疗:(1)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大肠俞、关元中药给予常规辨证处方,每日1剂;治疗组:38人,治疗:(1)取穴: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风池、风市穴,中药加服加味玉屏风汤,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为63.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  相似文献   
2.
闫文瑞  张常喜  张晓晋  张亚平  张雄慧 《陕西中医》2023,(12):1683-1687+169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及通心络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使用2%链脲佐菌素3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CM模型。各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溶液、缬沙坦及不同剂量通心络胶囊灌胃,连续干预4周。HE染色评估心脏损伤程度;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对照组大鼠心肌纤维形态均匀,排列规律紧密;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不同剂量通心络组大鼠心肌纤维结构紊乱程度降低,心肌排列较模型组规则;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CVF高于对照组,各给药组CVF低于模型组;免疫组化法、ELISA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GF-β1蛋白表达降低(均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动态变化,探讨胶原代谢异常在糖尿病心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选用清洁级、4周龄、雄性SD大鼠.设正常对照组,分为8周组和12周组;用STX造模.注射STZ 72h后测空腹血糖值>16.7 mmol为糖尿病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8周组、12周组.分别于8周、12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清蛋白、醛固酮、内皮素-1(ET-1).采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测心肌胶原含量,免疫组化测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结果 最终进入结果分析35只.模型8周组、12周组大鼠血糖水平、心肌胶原含量、糖化血清蛋白(GSP)、ET-1、醛固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心肌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且模型12周组较8周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和心肌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8周时即心肌胶原代谢异常,随病程进展心肌胶原沉积呈进行性增加,且伴随糖、脂、蛋白代谢异常,内皮素、TGF-β1和醛固酮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心肌胶原早期沉积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1986年由Murry等首次提出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随着对iPC本质、特点和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和认识,大量实验已证明某些药物确实具有缺血样IPC作用。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无毒性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衍生物单磷脂A(MLA),并已试用于二期临床。MLA能诱导DPC,减少心肌细胞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内皮功能,抗心肌顿抑以及加强EPC保护等作用,以上作用与其诱导一氧化氮(NO)生成以及促使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常喜 《中国针灸》2003,23(10):629-629
读贵刊2002年第22卷第4期刊登的焦俊杰《头痛奇穴治头痛15例》一文后,受益匪浅。笔者自2002年4月~2003年3月,应用该穴位治疗多种头痛,颇有感受,且在失眠及晕厥中扩展应用也屡见奇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取17只分为正常8周、12周对照组(8周组织,12周组8只)。其余43只SD大鼠禁食12h后,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测空腹血糖,血糖值〉16.7mmol/L的大鼠40只为糖尿病造模成功者,将其随机分为模型8周、12周组和通心络8周、12周治疗组、每组10只。实验持续12周。实验每4周监测血糖1次,分别于8周、12周后腹腔注射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约10mL左右并分离血清,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醛固酮水平、内皮素(ET—1)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8周时治疗组糖化血清蛋白、ET-1、血清TC、LDL—C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2周后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8周、12周时,模型组大鼠心肌胶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心肌胶原表达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通心络可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心肌胶原沉积,其对心肌病变的治疗机制可能与糖、脂肪、蛋白代谢及减少心肌局部内皮素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衰康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判断其机制。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取8只为对照组,余大鼠以1%链脲佐菌素(STZ)溶液经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者随机分为模型组、心衰康胶囊组、缬沙坦组,每组8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心衰康胶囊组和缬沙坦组分别给药灌胃,定期监测血糖、体质量,10W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计算心脏及左室指数,后处死大鼠取左心室。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水平、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体质量、心脏指数、左室指数、EF及FS均显著降低(P<0.05,P<0.01);HE:心肌结构破坏明显;Masson:胶原沉积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法:心肌纤维化明显,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血糖无明显下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8.
用TOSHI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97例糖尿病患者和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CRP。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CRP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和CRP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CRP浓度呈正相关(r=0.612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蛋白的糖基化,影响了CRP的产生,从而诱发了体内的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常红卫  张常喜  刘强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110-1110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5岁.因乏力、腹胀、纳差伴不规则发热2年,于2007年12月下旬在我院就诊.入院查体:身高162cm,体重56kg,消瘦、贫血貌、角膜两侧结膜可见黄色楔形斑,无智力障碍,P 86次/分,R 20次/分,脾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符合高雪氏病之骨髓象: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