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抗生素的面世,给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帮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目前对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其主要原因是致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呈现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的严峻态势,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1-2],致使英国2008年MRSA指南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2011年的MRSA感染治疗指南只推荐应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及一些联合治疗方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3-4].  相似文献   
2.
探讨环丙沙星诱导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对几类常见的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20株临床分离KPn敏感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环丙沙星对其进行体外多步诱导成耐药株。诱导前和诱导后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氨曲南、亚胺培南、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诱导后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初筛和确证实验。结果 20株KPn有17株成功诱导成环丙沙星高度耐药株,ESBL筛选和确证实验显示17株诱导耐药株无一产ESBL。诱导耐药株对莫西沙星全部耐药,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氨曲南全部敏感,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8.2%(15/17),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达88.2% (15/17)、中介率12.8%(2/17)。结论 KPn在长期低剂量接触环丙沙星后可产生耐药性,且对莫西沙星和头孢西丁有交叉耐药。环丙沙星诱导耐药的KPn对头孢西丁交叉耐药的机制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7例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 d,观察24 w;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80 mg,3次/d,观察24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 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氨端肽(PⅢNP)和肌酸激酶(CK)变化情况,以及HBV DNA和HBeAg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25.4±8.5) U/L、(23.8±6.5) 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3±9.3) U/L、(49.0±7.3) U/L,P<0.05】;观察组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分别为(128.4±83.2) μg/L、(88.4±64.3) μg/L、(64.4±49.0) μg/L、(112.3±73.8)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9.3±82.1) μg/L、(163.1±55.1) μg/L、(98.2±50.3) μg/L、(183.2±63.2) μg/L,P<0.01】;两组血清HBV DNA和HBeAg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CHB患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Th22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中的作用机制及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在连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乙肝患者100例作为乙肝组,同期选择体格检查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Th22细胞比率与血清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分析乙肝患者的Th22细胞比率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关系,以及影响乙肝Th22细胞比率的因素。结果乙肝组的Th22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 0. 05)。乙肝组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在乙肝组中,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乙肝患者的Th22细胞比率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P 0. 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F-α、IL-1β、IL-6为影响乙肝患者Th22细胞比率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乙肝患者伴随有Th22细胞比率显著降低与TNF-α、IL-1β、IL-6高表达状况,两者可互相形成,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参与乙肝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以及探讨危重型病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成功救治的2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并对甲型H1N1流感并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其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0℃以上,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入院后2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其中1例并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上尽早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完成5d的抗病毒疗程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复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同时相关并发症也得到明显缓解。结论:危重型甲型H1N1流感,进展快,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应早期做出合理诊断以及早期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多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