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胰腺癌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影响。方法:20只裸鼠胰腺注射胰腺癌SW1990细胞悬液后,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每日雷帕霉素(1.5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体积溶剂。3周后取移植瘤,比较两组肿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单核-巨噬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浸润情况及p-m TOR、HIF-1α、SDF-1α蛋白的表达;Westonblot及q 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p-m TOR、HIF-1α、SDF-1α的蛋白与m 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肿瘤重量(0.3340g vs.1.7790g)与体积(0.2375mm3 vs.1.2662mm~3)均明显减小(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组织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TAM计数均明显少(均P0.05);p-m TOR、HIF-1α、SDF-1α蛋白表达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肿瘤组织SDF-1α表达评分与TAM计数呈正相关(r=0.52,P0.05)。Westonblot与q 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p-m TOR、HIF-1α、SDF-1α的蛋白与m 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除HIF-1αm RNA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抑制胰腺癌的体内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 TOR通路活性而下调SDF-1α蛋白表达,进而减少肿瘤微环境中的TAM有关。  相似文献   
2.
术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是一种发病率和误诊率均很高的心肺血管疾病。其中栓塞面积在2个肺叶以上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AMPE)常常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引起迅速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就手术后AMP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临 床 资 料1.一般情况:1997年3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手术后AMPE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24~63岁。既往均无慢性心肺疾病史。AMPE距手术时间2~13d。2.诊断方法:6例经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简称肺灌注显像)证实,均有2个以上肺叶或1个肺叶加多个肺段灌注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连续住院治疗的116例AMI的溶栓治疗患者,按临床诊断分成糖尿病组(n=26)、非糖尿病组(n= 90)。根据胸痛症状、心电图ST段抬高和下降情况及心肌酶水平峰值变化,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病学分会制定的间接标准及其组合判断方法评定梗塞相关血管是否再通,随访观察和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开始溶栓时间:糖尿病组平均为(5.69±2.24)h,非糖尿病组平均为(4.68±1.80)h,两组比较糖尿病组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梗塞血管再通:糖尿病组有13例,再通率为56.5%,非糖尿病组66例,再通率为75.9%,两组再通率相比,糖尿病组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25)。心力衰竭发生率在糖尿病组溶栓后有42.3% (11例),非糖尿病组21.1%(19例),两组发生率比较糖尿病组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病死率在糖尿病组死亡5例(占19.2%),非糖尿病组死亡9例(占10.0%),两组相比,糖尿病组死亡率有增多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随访5.6年(2.2~7.5年),糖尿病组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仍有较差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其溶栓治疗再通率较低,与糖尿病患者开始溶栓时间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4.
肺栓塞是一种发病率和误诊率均很高的心肺血管疾病.其中栓塞面积在2个肺叶以上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AMPE)常常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引起迅速死亡,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就手术后AMP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临床病理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痉挛(CAS)可诱发血栓形成(CATH)、急性心肌梗塞(AMI)和猝死(SD),动物实验证实了 CAS 可致 CATH—AMI,硝苯吡啶(Nifedipinle)、硝酸甘油(NTG)和肝素(H)静滴成功地防止了实验性 CAS 所导致的 CATH—AMI,NTG加 H 静滴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已取得防止和减少 AMI 发病和病死率的效果。本研究用于治疗 AMI 观察其对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效果。AMI 患者分两组,均入监护病房1—5日。治疗组326例用 NTG15—45mg/日、H100—200mg/日,日夜连续静滴1—2周;对照组300例常规口服扩冠、抗凝药物,给极化液川芎嗪160mg 静滴。二组性别年龄、原有疾病、梗塞部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 TXB_2/6酮 PdFia 和血小板粘附率下降 P<0.01,血清酶和 Cu—Zn SOD 降为正常范围,冠脉造影示12.5%(5/40),冠脉正常或大致正常提示由于 CAS 致 AMI。结果:①并发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前者多于后者,死于心室纤颤少于后者,室壁瘤前者多于后者,心脏破裂显著少于后者。②病死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4.9%(16/326),12%(36/300;P<0.01,病死率随年龄增加,小于60岁者2.2%:6.3%,大于60岁者8%:18%P<0.01。提示扩冠解痉抗凝治疗可防止并发症恶化,降低 AMI 病死率,在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滴速情况下可不作血流动力学监测。  相似文献   
6.
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心房颤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转复新近发生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有症状就诊的房颤患者61例,最近房颤持续发作在48h之内,既往无心力衰竭表现,本次发作不伴急性心肌缺血和其他急性心外病症,临床排除心脏瓣膜病、预激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甲状腺机能亢进.随机分为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组和静脉毛花甙C组.普罗帕酮组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450mg(2例体重过轻者给以300mg).毛花甙C组采用0.4mg静脉小壶滴人,若4h仍未转复则追加0.2mg.所有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下观察心电、血压及症状变化,记录从服药到转复为窦律的时间.比较两组4h和8h的转复率和转复时间.结果普罗帕酮组共31例,4h转复17例(54.8%),平均转复时间(1.6±0.2)h;4~8h转复6例(19.4%),未转复成功8例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转复成功者(P<O.01),未发现明显副作用.静脉毛花甙c组共30例,4h内转复8例(26.7%),平均转复时间(2.7±0.9)h;4~8h转复5例(16.7%).两组比较4h内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P<0.05),4h内的平均转复时间亦有明显差异(P<O.01).结论对于新近发生的(持续发作48h之内)、不伴心功能不全和急性心肌缺血及其他急性心外病症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口服负荷量普罗帕酮是一个快速、方便、安全的转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硫氮zuo酮与地高辛联合服用对血清地高辛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利  董宝 《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1):646-647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加强对放射源的监督管理,宣传贯彻国家关于放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方法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结果 对该条例出台的背景、内容和特点等做了简要的叙述。结论 国务院449号令的颁布实施,将根本改变目前放射源监管不力的现状,大力提高我国放射源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及室性心律失常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资料,其中缺血型ST段下移组23例(A组),无ST段偏移组51例(B组),研究2组间的血压及室性心律失常变化。结果A组的24h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4h舒张压、白天舒张压及夜间舒张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的室性期前收缩数目比A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wn分级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在A组的发生率为39.1%,B组发生率为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升高,室性期前收缩数目虽然不增加,但Lown分级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47例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胰腺增强CT和(或)胰腺MRI等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包括AFP、CA19-9、CA125、CEA,对于怀疑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检查血清IgG4.临床诊断为胰头癌、胰头肿块、肿块型胰腺炎的患者行术中病理学检查.胰头癌根据肿瘤的分期及浸润程度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胆肠吻合和(或)胃肠吻合术.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在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并同意的前提下选择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应在肿瘤完整切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肿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行个体化治疗.结果 胰头实性占位性病变194例,其中胰头癌125例、胰头肿块45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9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11例,胰岛素瘤4例;胰头囊性占位性病变53例,其中黏液性囊腺瘤12例、浆液性囊腺瘤8例、胰腺囊肿17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病理学检查确诊胰腺癌的71例患者术前肿瘤系列检查阳性率分别为:AFP为7.0% (5/71)、CA19-9为94.4% (67/71)、CA125为42.3%(30/71)、CEA为0.12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肿瘤系列检查阳性率分别为:AFP为1/12、CA19-9为4/12、CA125为1/12、CEA为0.119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得病理学诊断,其中胰头癌71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7例、胰岛素瘤4例、胰腺结核1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胰腺假性囊肿6例、巨大淋巴管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4例.247例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中,6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4例行胰头、胰颈部切除术,2例行钩突部分切除术,9例行肿瘤摘除术,38例行胆肠吻合和(或)胃肠吻合术,22例行ERCP+内支架治疗,18例行PTCD+内支架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88例未行治疗.结论 胰头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超声、CT、MRI检查.根据肿瘤性质、疾病种类个体化制订手术方案,对胰头良性及低度恶性的肿瘤应行个体化治疗,在肿瘤完整切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肿瘤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术中病理学诊断有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