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较为少见,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人,非手术疗效欠佳,一般均采用手术治疗。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钙危象时,病情多十分凶险,麻醉风险极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麻醉管理水平,现将我院两例患者的救治经验及处理体会结合国内外文献做一回顾。一、临床资料例1,女,46岁,ASAⅢ级。因乏力、消瘦3个月,神志淡漠伴发热、胸闷、呕吐10余天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体温38℃,血压(BP)150/90 mm Hg,  相似文献   
2.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是一种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 trahexosyl ganglio- side,GM)作为髓鞘的主要组成成分,能够修复受损神经的髓鞘、促进神经再生、恢复神经生理功能。本项研究对GBS患者应用GM治疗,旨在观察GM治疗G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以运动障碍起病的癌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至今临床诊断的以运动障碍起病的癌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例7例,均以运动障碍就诊,平均发病年龄(59±17)岁,脑脊液检查显示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 对中老年以运动障碍起病的亚急性或慢性周围神经病,用常见周围神经病原因不能解释时应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潜在的肿瘤. Abstract: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tic accuracy by clinical study of paraneoplastie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onset of weakness.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onset of weakness were included since 2005 in our hospital,and their clinical features and examin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Seven cases with predominant weakness of limbs were included,with mean age(59±17)years.CSF examination showed normal or slightly increased protein level.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implied a primary damage restricted to the peripheral nerve. Conclusions The onset of middle age with movement disorders and sub-acute or chron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eripheral neuropathy with a common cause can not be explained should be overhauled to identify potential tumor.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67岁,55 kg,因"间断性便血4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发育正常,恶病质面容。ASAⅡ,心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及感染四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抗体及艾滋病毒抗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便常规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相关性。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0例(TIA组),年龄21-32岁,其中发作1个月内未出现脑梗死者50例,出现脑梗死者50例,观察其发病1周内血浆DD的水平并与对照组(50例体检健康者)比较。结果TIA组DD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脑梗死者明显高于未出现脑梗死者(P〈0.05)。结论血浆DD水平的升高是TIA伴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浆DD水平可为TI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子斌 《四川医学》2001,22(12):1107-1107
患者 ,女 ,2 4岁。因羊水早破 ,胎儿宫内窘迫 ,于2 0 0 1年 1月 2 4日入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前检查 :Hb10 0 g/ L,WBC6.8× 10 9/ L,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神清合作 ,无手术及药物过敏史。术前 30分钟常规用鲁米那钠 0 .1g,阿托品 0 .3mg肌注 ,取腰2 腰3穿刺 ,推入试探剂量 1.5 %利多卡因 4 ml,观察 15分钟无腰麻征象后 ,头向置管 ,首次剂量 1.5 %利多卡因 7ml中用612 针头滴 1ml内含 1mg肾上腺素 1滴 ,缓慢推入 ,15分钟后 ,患者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少量胃液 ,BP10 /6k Pa,用麻黄碱 15 mg加入滴管内静滴 ,17分钟患者烦躁不安 ,述胸闷、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VCIND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治疗,试验组给予丁苯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2组认知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等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t=6.117,4.018,P<0.001)。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4.216,2.863,4.351,P<0.05)。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t=3.857,10.196,5.876,P<0.001)。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以头痛、频繁癫发作为首发症状;均发病于产褥期前后,均有血压升高、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1例烦躁、计算、近记忆力下降;另1例恶心、呕吐;头部CT检查2例均显示对称分布于枕、顶、额、颞叶沟回状低密度灶,其中1例广泛脑白质水肿;MRI检查2例均显示对称分布于枕、顶、额、颞叶回状或沟回弥漫片状长T2、长T1信号、Flair像示皮层下弓状纤维形高信号病灶,以脑白质为主、皮质亦见受累。经治疗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约1周消失,复查影像学恢复正常。结论头痛、视觉障碍和癫发作是RPLS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CT呈低密度灶、MRI呈长T1、长T2信号。经过正确的治疗,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神经影像学改变均可很快好转并可以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近年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5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0岁,平均69岁,男38例,女12例。住院治疗结果存活42例,死亡8例。发病诱因:本组病例有明确发病诱因者40例,其中情绪激动20例,用力活动6例,饮酒4例,排便后8例,剧咳2例。临床表现;入院时血压≥20/13.5kPa者38例,突然头痛、呕吐起病34例,(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评估CRP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及并发MO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0例对照者(对照组)和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周内的血清CRP水平,其中急性脑梗死未并发MODS患者30例(急性脑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患者2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结果 (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48例(96%)血清CRP水平≥5 mg/L,对照组50例中3例(6%)血清CRP水平≥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2)急性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大面积脑梗死并发MODS组血清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血清CRP水平<25 mg/L时,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为0;血清CRP水平>/25 mg/L时,随着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急性脑梗死并发MODS的发生率增高.结论 血清CR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MOD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是判断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并发MODS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