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新城疫病毒在体内外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城疫病毒D90株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抑制;光学显微镜及DAPI染色观察D90株对MCF-7细胞形态学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CF-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90株对MCF-7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90株能够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上调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并促进Caspase-3和 Caspase-9的裂解活化?结论:D90株能够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促进Caspase-3和 Caspase-9的裂解活化,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背景: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能很好模拟体内微环境,给予细胞必要的结构模式,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正确组成及细胞的生长,改善细胞功能。目的:体外观察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与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AO-PI荧光染色法检测胰岛细胞的活性及生存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成三维立体的生长状态。结果与结论:在3D纳米支架培养环境中胰岛细胞纯度≥80%;3D纳米支架组胰岛生存率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无支架组(2D培养组)(P〈0.05);扫描电镜显示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形成了具有几何形状的纳米级薄层,将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胰岛细胞成三维立体生长。表明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可为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提供3D培养环境,改善胰岛细胞的活性、分泌功能及形态,延长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背景: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能很好模拟体内微环境,给予细胞必要的结构模式,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正确组成及细胞的生长,改善细胞功能。 目的:体外观察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与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AO-PI荧光染色法检测胰岛细胞的活性及生存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成三维立体的生长状态。 结果与结论:在3D纳米支架培养环境中胰岛细胞纯度≥80%;3D纳米支架组胰岛生存率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无支架组(2D培养组)(P < 0.05);扫描电镜显示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形成了具有几何形状的纳米级薄层,将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胰岛细胞成三维立体生长。表明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可为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提供3D培养环境,改善胰岛细胞的活性、分泌功能及形态,延长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背景: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能很好模拟体内微环境,给予细胞必要的结构模式,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正确组成及细胞的生长,改善细胞功能。 目的:体外观察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对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水凝胶支架与成年大鼠胰岛细胞共培养,AO-PI荧光染色法检测胰岛细胞的活性及生存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成三维立体的生长状态。 结果与结论:在3D纳米支架培养环境中胰岛细胞纯度≥80%;3D纳米支架组胰岛生存率及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明显高于无支架组(2D培养组)(P < 0.05);扫描电镜显示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形成了具有几何形状的纳米级薄层,将胰岛细胞包裹在3D纳米支架中,胰岛细胞成三维立体生长。表明3D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可为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提供3D培养环境,改善胰岛细胞的活性、分泌功能及形态,延长胰岛细胞体外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柚皮素(NAR)是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宫颈癌、胃癌、舌鳞癌及肝癌细胞的生长,但其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探讨NAR对甲状腺细胞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以期为甲状腺癌的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不同浓度的NAR处理甲状腺癌ACT-1细胞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观察NAR对ACT-1细胞的时间、浓度效应并计算IC50值。在以上实验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浓度的NAR与适合的时间处理ACT-1细胞,然后分别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质粒转染检测自噬小体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 I、LC3 II、p62)以及AMPK/mTORC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AMPK抑制剂对NAR作用的影响。 结果:NAR能明显抑制ACT-1细胞的存活,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其12、24和48 h的IC50值分别为85.65、50.12、38.94 μg/mL。选用25、50、100 μg/mL的NAR处理ACT-1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自噬小体数量、LC3 II/LC3 I和p-AMPK/AM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62和p-mTORC1/mTOR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用100 μg/mL NAR同时加入25 μmol/L AMPK抑制剂后处理ACT-1细胞后,NAR的以上作用以及升高凋亡效应蛋白caspase-3的作用被明显抑制(均P<0.05)。 结论:NAR能够抑制甲状腺癌ACT-1细胞增殖,诱导凋亡,这可能与其调控AMPK/mTORC1信号通路,增强自噬相关。  相似文献   
6.
肠重复畸形可以出现在消化道任何一部分,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其中以小肠重复畸形最为多见,发病率不足1/10万,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多数在婴幼儿时期出现症状,极少数在成人发病。我院近期收治老年人小肠重复畸形并发反复肠梗阻1例。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使胰岛大量死亡,而导致移植失败,所以改善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将大鼠胰岛种植在聚乙醇酸生物支架上,并进行胰岛与支架共培养,观察支架上胰岛细胞的生长状态、胰岛细胞的形态和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寻找胰岛细胞体外生存的良好环境.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培养,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6/2008-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乙醇酸支架纤维直径15 μ m,网孔100~150 μ m,空隙率为97%,厚度为1.0~2.0 mm.细胞培养前将支架浸泡入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中 30 min,PBS冲洗3次,吹干后放入2 g/L多聚赖氨酸中浸泡30 min,消毒后备用.方法:采用胶原酶V分离和消化大鼠胰岛,对照组胰岛加入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10 g/L肯霉索-链霉素-两性霉素、10 mmol/L Hepes的RPMI-1640培养液;支架组胰岛放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聚乙醇酸支架上,再加入同样的培养基,每个培养肌中细胞浓度为0.6×103,将两组细胞置于体积分数5%CO2、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双硫腙胰岛特异性染色,计算胰岛的数量及检测胰岛的纯度;MTT法检测胰岛的成活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用扫描电镜对支架上胰岛的黏附生长进行观察.结果:分离和消化后的胰岛被双硫腙染成红色,胰岛外分泌腺不着色,胰岛纯度≥85%:MTT及胰岛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支架组的胰岛成活率及胰岛功能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紧密黏附存聚乙醇酸支架上,支架卜胰岛成三维立体生长.结论:聚乙醇酸支架与大鼠胰岛共培养可改善胰岛的成活率、胰岛的功能及形态,并使胰岛体外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胡伟  江秋生  胡昇庠  张增岭 《工企医刊》2014,27(6):1144-1145
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生Hulusi Behcet将口腔溃疡、外阴溃疡及眼炎作为三联征进行描述并报道,并命名为Behcet,s disease,BD病(又称白塞病)。此后相继发现该病可累及关节、消化道、神经及血管等多个系统。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当累及消化系统时称为肠型白塞病(intestinal Behcet,s disease,IBD)。我院手术治疗1例阑尾炎术后反复肠瘘IBD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以往的研究表明,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纤维组织过度增生,使胰岛大量死亡,而导致移植失败,所以改善胰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将大鼠胰岛种植在聚乙醇酸生物支架上,并进行胰岛与支架共培养,观察支架上胰岛细胞的生长状态、胰岛细胞的形态和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寻找胰岛细胞体外生存的良好环境。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培养,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6/2008-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聚乙醇酸支架纤维直径15 μm,网孔100~150 μm,空隙率为97%,厚度为1.0~2.0 mm。细胞培养前将支架浸泡入体积分数为75%乙醇溶液中30 min,PBS冲洗3次,吹干后放入2 g/L多聚赖氨酸中浸泡30 min,消毒后备用。 方法:采用胶原酶Ⅴ分离和消化大鼠胰岛,对照组胰岛加入含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10 g/L青霉素-链霉素-两性霉素、10 mmol/L Hepes的RPMI-1640培养液;支架组胰岛放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聚乙醇酸支架上,再加入同样的培养基,每个培养皿中细胞浓度为0.6×103,将两组细胞置于体积分数5%CO2、37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双硫腙胰岛特异性染色,计算胰岛的数量及检测胰岛的纯度;MTT法检测胰岛的成活率;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并用扫描电镜对支架上胰岛的黏附生长进行观察。 结果:分离和消化后的胰岛被双硫腙染成红色,胰岛外分泌腺不着色,胰岛纯度≥85%;MTT及胰岛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支架组的胰岛成活率及胰岛功能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胰岛紧密黏附在聚乙醇酸支架上,支架上胰岛成三维立体生长。 结论:聚乙醇酸支架与大鼠胰岛共培养可改善胰岛的成活率、胰岛的功能及形态,并使胰岛体外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男,40岁,因四肢酸胀、乏力10月余入院.患者4年前患尿毒症后一直行透析治疗.入院后查尿素氮23.24 mmol/L,血肌酐1080.90 mmol/L,血钙2.80 mmol/L,血磷2.57 mmol/L,甲状旁腺激素1409.00 pg/ml.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上极背侧1.0 cm×0.9 cm低回声结节,位于甲状腺轮廓外,与甲状腺分界欠清晰;甲状腺左侧叶下极背侧见2.0 cm×0.9 cm低回声结节,位于甲状腺轮廓外,与甲状腺分界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