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分析了综合医院临时改造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时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医院路线、门诊及住院楼区域、供氧设备、涉及人员及救治体系等采取符合传染病防护要求的改造措施。建议综合医院引入传染病医院建设与管理理念,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和医疗设备精细化布局,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组织机构,优化流程管理体系,以期为综合医院后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36例复杂性断指再植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修复手指严重破坏性损伤,离断,恢复原手指的正常功能与外形的方法。方法 彻底清创,采用血管移植或皮瓣游离移植,手指移位再植修复。结果 经6个月-6年随访,36例患者再植手指全部存活,恢复了原有手指正常功能。结论 彻底清创,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手术,精确吻合血管是严重毁损断指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自然行走对正常人足底压力与下肢肌肉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量28例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在30 min平地自然行走前后足底压力与下肢肌肉的sEMG,得到行走前后峰值压强、冲量等足底压力参数及胫骨前肌、腓肠肌、股直肌与股二头肌的表面肌电时域参数积分肌电(iEMG)和频域参数平均功率频率(MPF),并检验峰值压强与身高、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平地自然行走开始时和30 min后,其左、右侧的峰值压强、冲量等各特征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参数的左、右侧差异分别体现在足底不同区域,而在跖骨区M3、M4、M5处各参数均表现出左侧大于右侧;行走前后左侧胫骨前肌、腓肠肌、骨直肌与股二头肌sEMG的iEMG均大于右侧;行走前后左侧胫骨前肌、腓肠肌的MPF大于右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行走后右足脚趾区Toe2-5的峰值压强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肌肉表面肌电iEMG无显著性变化,左侧股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MPF显著性下降;峰值压强与身高、体质量均呈弱相关.结论 正常人自然行走中,足底压力和下肢表面肌电均具有左右侧的差异;30 min自然行走尚未导致足底压力出现明显疲劳状态的相应结果,因此自然行走30 min可维持步态的稳定性;30 min行走将导致左侧股直肌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4.
自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2例腕部压砸离断,肢体断端毁损严重,而离断肢体相对完整,予行再植并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索凋亡在MsP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7例原发性MsPGN患者外周血sFas、Fasl、bcl-2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血清白蛋白,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以及血清IgG、IgA、IgM、C3、C4等的变化.结果:MsPGN患者外周血sFas、Fasl显著高于正常人,sFas、Fasl增高水平与增生程度相一致,sFas、Fasl呈正相关(P<0.05),sFas与尿蛋白(尿蛋定量>3.5 g/d者)呈正相关(P<0.05),在激素治疗3~6周后尿蛋白转阴的7例患者:sFas下降,Fasl 升高.结论:MsPGN患者外周血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异常,提示凋亡在MsPGN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以急腹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鱼胆中毒收治 1 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年龄 38.6岁 ,服生鱼胆 1~ 3枚不等 ,草鱼胆中毒者 8例 ,青鱼胆3例 ,鲤鱼胆 1例 ;2例为第 2次服鱼胆。其中在县一级医院行剖腹探查后转诊我院 4例 ;保守治疗 3例 ,血液透析 1例 ,腹膜透析 8例。1 .2 临床表现 在服生鱼胆后 30~ 1 2 0 min后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 ,逐渐加重表现为急腹症。其特征为上腹及脐周疼痛 ,频繁恶心、呕吐。本组出现黄疸 1例 ,肝区胀痛、肝肿大、肝区叩痛6例 ;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扭曲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阐明扭曲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和壁面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扭曲和无扭曲两例个体病例,在Mimics软件中重建出LAD扭曲和无扭曲血管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NSYS Fluent软件中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计算,比较两种不同LAD模型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扭曲的冠状动脉在最大曲率大于1 mm~(-1)的弯曲处WSS下降较为明显,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下游供血不足;弯曲外侧具有较低WSS(0~26 Pa),而弯曲内侧WSS相对较高(100 Pa);无扭曲和扭曲血管WSS均值分别为10.79、36.12 Pa,相比于无扭曲血管,扭曲血管整体WSS增高。结论扭曲冠状动脉整体WSS增高,从而可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