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者女,66岁。因心悸、胸闷、气急三天入院,既往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曾住本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入院后检查:血压18/12kpa,神清,略气急,两肺(一),心界不大,心率160次/分,律整,无杂音,肝脾不大,下肢不肿。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A型)合并心房扑动2:1房室传导。在心电监护下将心律平7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见房扑频率逐渐减慢,仍2:1房室传导,心室率150次/分。半小时后再给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约5分钟注完,患者突然意识不清,无抽搐。心电图示房扑1  相似文献   
2.
3.
<正> 例1:男性,17岁,于1983年12月7日入院。3岁时发现身材较同年龄儿明显矮小,智力差,体力弱,两上肢弯曲。12岁时视力差,快步走路时就感心慌气急。患儿为足月顺产第五胎,父母是姑表兄妹。其第四胎胞兄有类似畸形,家系中无其他类似患者。体检:身高120cm,体重27kg。头大面阔,头围58cm。  相似文献   
4.
自广泛采用地高辛维持量疗法以来,洋地黄中毒的发生率已大大减少;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对洋地黄的适应证掌握不严,洋地黄中毒仍时有发生。现结合本院近3年住院的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20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IIB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8~80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6例。1.2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状态:冠心病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及肺源性心脏病各4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大量心包积液1例。20例中心功能皿级12例,心功能IV级8例。合并慢性心房颤动11例,心室…  相似文献   
5.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应用药物是主要防治方法。笔者通过静脉应用心律平治疗各种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2~80岁,平均44岁半。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21例,预激综合征11例,原因不明8例。1.2心律失常类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其中合并预激综合征2例;心房扑动14例,其中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快速心房纤颤8例,其中合并预激综合征5例。1.3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于记录体表心电图后,在心电监护下将心律平70毫克稀释后缓慢静脉注…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50岁,因头晕胸闷三天入院。血压18/80kpa,两肺(一),心界不大,心率50次/分,心电图提示图一)Ⅱ°Ⅰ型窦房阻滞,疑为病窦综合症。按常规静脉注射阿托品2mg。2分钟后见窦性心律加速,平均心率仅达67次/分(见图二),4分时出现短阵交界区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时出现长达3.5秒的窦性停搏(见图三),患者面色苍白,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如此反复发作数次。立即给予异丙肾素0.5mg加入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81岁。冠心病,老年性痴呆症。图示Ⅱ、αVR和V_1三个导联的非同步记录,但各导联图形表现却具有“同步性”。基础心律为窦性,频率约93bpm。QRS为室上型,房室传导皆为3:2文氏现象,但每个文氏周期不是以P波漏传而告终,而是以“心房心室双回声”的出现来结束这个文氏周期,其波形序列是“P0.16sR—P0.22sR—P~-—R′”(p~-是心房回声,R′是心室回声)。心室回声表现为不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是Ash—man现象导致的室内差传。肢导联QRS电压偏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流行特点及临床变异。方法 临床分析EHF2 8例。结果  4~ 6月份病例较多 (10 / 2 8) ;中老年发病率为高 (75 % ,2 1/ 2 8) ;早期误诊率较高 (6 4% 18/ 2 8)。结论 应对EHF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以防误、漏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