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其中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最值得关注,至于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变化未见报道.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传统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氟发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纳入22例临床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至少有1支主要冠脉分支经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目测狭窄程度为20%~50%,将其选做目标血管.造影后对目标血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记录灰阶及虚拟组织学图像.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予以80 mg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比较80 mg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浓度变化,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分析斑块体积及成分变化.结果与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患者通过80 mg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可以显著增加钙化成分比例,同时显著减少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以及纤维脂质成分比例,起到积极稳定斑块的作用.但是患者在治疗后斑块体积增加而管腔体积减小,并没有明显逆转斑块进展.  相似文献   
2.
1 方法与正常值按照田牛教授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评分表的正常值,观察10项主要指标。血液流变学正常值采用粱氏50~69岁年龄组男女平均值。检查时使用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Y-3多功能微循环显微镜。放大倍数12~240倍。血液流变学检查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毛细管型XN-3型血液粘度计及红细胞电泳仪。温控25±1℃。 2 结果 2.1 对照组107例,异常55例,占51.4%;中度异常以上者29例,占27.10%。以管数、管径、管长等形态指标变化为主。 2.2 冠心病组120例,异常者108例,占90%;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传统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virtual histology,vH)成像,评价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入选22例临床初诊为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患者至少有一支主要冠脉分支经冠脉造影目测狭窄程度在20%~50%,将其选做目标血管。造影后对目标血管行IVUS检查,记录灰阶及VH图像。所有入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给予20mg阿托伐他汀(立普妥)治疗6个月,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及IVUS。比较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6个月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同时通过定量冠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分析目标血管段最小管腔直径(MLD)及直径狭窄率(Ds)变化,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及VH成像分析斑块体积变化、斑块成分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LDL—C水平明显降低,从(3.48±0.49)mmol/L降至(2.25±0.32)mmol/L,平均降低1.23mmol/L,较基线值减少35.3%(P〈0.05);斑块体积从(362±167)mm^3降至(314±136)mm^3,缩小48.2mm^3,较基线值减少13.3%,(P〈0.05);纤维比例从66.7%±5.8%增至69.8%±4.4%(P〈0.05),坏死核心比例从12.9%±5.8%减至9.8%±4.2%(P〈0.05)。斑块体积退缩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54,P〈0.05),坏死核心比例减少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r=0.07,P〉0.05)。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患者通过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6个月可使斑块退缩并且增加斑块纤维比例、减少坏死核心比例,其中斑块退缩程度与LDL—C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降脂治疗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了解氟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至少有一支主要冠状动脉存在20%~50%狭窄(目测)的70名患者,利用Excel表格按1∶1比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d,35例)组和氟伐他汀(80mg/d,35例)组。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C-IVUS)和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脱机分析软件分别测量降脂治疗12个月前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管腔体积及成分的变化。结果 56例(80%)患者完成全部随访过程,阿托伐他汀组及氟伐他汀组各28例。经过12个月的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3.43±0.65)mmol/L降至(2.11±0.41)mmol/L(P0.001),下降(36.9±14.7)%;氟伐他汀组LDL-C由(3.36±0.69)mmol/L降至(2.75±0.85)mmol/L(P=0.002),下降(16.1±30.3)%,两组间LDL-C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阿托伐他汀组斑块体积由(351.0±152.2)mm3减至(314.4±112.9)mm3(P=0.001),下降(8.5±12.9)%;氟伐他汀组斑块体积由(294.6±87.6)mm3增至(308.4±91.5)mm3(P=0.001),增加(4.7±9.2)%,组间斑块体积变化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阿托伐他汀组斑块体积下降百分比与LDL-C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r=0.586,P=0.001)。坏死核心(NC)比例阿托伐他汀组由(13.8±3.9)%下降至(10.8±6.9)%(P=0.023),而氟伐他汀组由(12.7±3.4)%增至(15.0±7.8)%(P=0.111),组间NC比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阿托伐他汀20mg降脂治疗可显著缩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体积,并可减少斑块坏死核心比例,斑块体积下降百分比与LDL-C下降百分比呈正相关,而氟伐他汀80mg不能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5.
方法方法与正常值:按照田牛教授甲皱微循环加权积分评分表的正常值,观察十项主要指标。血液流变学正常值采用梁子均50~69岁年龄组男女平均值。检查方法:使用南京江南光学仪器厂生产的XY—3多功能微循环显微镜,放大12~240倍。血液流变学检查用上海医科大学生产的毛细管型XN—3型血液粘度计及红细胞电泳仪。温控25℃±1℃。结果健康组107例,异常55例,占55.15%;中度异常以上者29例占27.10%,以管数、管径、管长等形态指标变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其中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他汀类药物疗效的临床研究最值得关注,至于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的变化未见报道。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传统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评价氟发他汀对冠状动脉斑块退缩及其成分的影响。 方法:纳入22例临床初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至少有1支主要冠脉分支经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目测狭窄程度为20%~50%,将其选做目标血管。造影后对目标血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记录灰阶及虚拟组织学图像。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予以80 mg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比较80 mg氟伐他汀调脂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浓度变化,通过血管内超声灰阶成像及虚拟组织学成像分析斑块体积及成分变化。 结果与结论:冠状动脉轻度病变患者通过 80 mg 氟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可以显著增加钙化成分比例,同时显著减少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以及纤维脂质成分比例,起到积极稳定斑块的作用。但是患者在治疗后斑块体积增加而管腔体积减小,并没有明显逆转斑块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