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麻、颈丛、臂丛阻滞在肩部和上肢手术的广泛应用,颈段硬股外阻滞亦得已应用.我院1992年8月~1998年6月将其选择应用于颈肩部手术病人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30例,ASAⅠ~Ⅱ级,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疾病种类:甲状腺手术8例;肱骨上段及锁骨骨折8例;肩部刀砍伤神经血管探查4例;腕关节离断再植4例;肩胛区血管瘤2例;结核病灶清除4例.1.2 麻醉方法:患者倒卧屈颈,头下垫一薄枕,上肩前倾20~30°.选择G-T_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25cm~3.5cm.如为一侧肢体手术,可将穿刺针斜面偏向患侧置管,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鉴别心电图短P-R间期的产生原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115例受检者的常规导联心电图(RLECG)、头胸导联心电图(HCECG)、食管导联心电图(ELECG),对其中55例临床可疑心律失常和RLECG示短P-R间期者行食管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结果:①P波出现率和振幅均值比较ELECG>HCECG>RLECG(P<0.01),出现率分别为100%、95%、91%。②HCECGP-R段均值(P<0.01)及变异系数<RLECG。③RLECG波幅低、图形多变是产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主要原因。结论:作为无创伤性检查方法,HCECG和ELECG可以对短P-R间期者进行初步筛选,而经食管心房调搏能检测ECG短P-R间期的电生理特性,对鉴别诊断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唐中建  荣莉 《四川医学》2003,24(2):194-195
目的 研究支气管导管塑型对支气管插管成功率及到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将45例胸腔镜麻醉患者分成3组(n=15),I组应用支气管导管原形按照经典方法插管;Ⅱ组应用导管芯消除支气管长支弯曲,并加大近端弯曲,Ⅲ组通过导管芯消除近端弯曲,导管侧方弯曲,使支气管长支弯曲变大。结果 Ⅱ,Ⅲ组插管成功率高于I组,特别适用于高喉头患者,Ⅱ组患者插管后反向发生率高于Ⅲ组,且Ⅱ组插管通过声门时,由于是水平位因而通过较困难。结论 Ⅲ组支气管导管塑型更有利于胸腔镜患者插管,且到位准确,确保胸腔镜手术的单肺通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臂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意义。方法 对心律失常、心房波低小70例患儿,借助FECD-D型胎儿心电图机进行检测,正极置于患儿脐上或脐下,负极置于左臂或右臂,接地电极置于肢导联任意部位,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70例中腹臂导联均显示高大心房波,振幅为(7.92±3.35)mm,常规心电图心房波振幅为(0.98±0.29)m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臂导联检测作为一种分析房性心律失常新方法,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谢中建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96-96,109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最佳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研究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分析采取的对应综合措施。结果通过针对原因的有效控制,避免了影响检验标本质量的多种因素,提高了标本质量。结论细致、全面、周到的综合性对策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标本影响,有效控制影响因素,提高检验标本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刊出文章的科学性,我们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电图室按照本文所述方法操作,在心电图上也获得较大P波。以往临床上常采用食管心电图来取得较大P波,受检者常有不适感。本文方法简便,无任何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肾盂穿刺造瘘治疗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消石素胶囊、保肾康、潘生丁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肾盂穿刺造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38例结石排出,梗阻解除,排石成功率为86.36%。观察组44例患者结石梗阻解除,排石成功率为100.00%。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均恢复至正常。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盂穿刺造瘘治疗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确切,且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默认模式网络的特征性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1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及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将得到的功能影像数据应用 SPM5等软件进行处理后,选择后扣带回作为种子点,计算各脑区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度。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中,内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颞叶和顶下小叶等脑区与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度减低。结论静息态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存在多个特定脑区功能连接度减低的特征性变化,支持无先兆偏头痛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为从脑功能层面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感冒口服酚氨咖敏片(1片,tid),第2天停药。用药第5天出现四肢发疹,红斑伴瘙痒明显,用药第7天发展至面部,用药第9天出现高热,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 22.82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3%,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2.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5 U?L-1,乳酸脱氢酶228 U?L-1,磷酸肌酸激酶27 U?L-1,总胆红素10.2 μmol?L-1,直接胆红素3.4 μmol?L-1,1-3-β-D葡聚糖7.00 pg?ml-1,内毒素5.00 pg?ml-1。考虑为酚氨咖敏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q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qd)静脉滴注,依巴斯汀片(10 mg,qd)、盐酸赛庚啶片(2 mg,qd)口服。停药第14天面部、躯干、四肢见暗红斑及色素沉着斑片,皮疹明显消退,白细胞14.95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 U?L-1,乳酸脱氢酶165 U?L-1,磷酸肌酸激酶14 U?L-1,总胆红素9.0 μmol?L-1,直接胆红素1.9 μmol?L-1。停药后6周,皮疹全部消退,皮肤颜色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