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12岁~15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常规综合弱视治疗.结果:13例患者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4例进步.同时,所有患者双眼单视功能均有提高.结论:年龄大于12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经过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12~15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常规综合弱视治疗。结果13例患者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4例进步。同时,所有患者双眼单视功能均有提高。结论年龄大于12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经过积极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miR-204 对成视网膜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RB细胞系Y79、SO-RB50、HXO-Rb44 和人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TERT RPE-1 中miR-204 的表达水平。将Y79 细胞系分成阴性对照组和miR-204 组,分别应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C-mimics 和miR-204 mimics,CCK-8 增殖实验检测miR-204 表达对Y79 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小室法检测miR-204 对Y79 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应用生物学信息法预测miR-204 的可能作用靶基因,应用q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miR-204 对靶基因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T-hook 2,HMGA2)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iR-204 在RB 细胞系Y79、SO-RB50、HXO-Rb44 中的表达较人正常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TERT RPE-1 明显降低(P<0.01)。转染miR-204 mimics 后,Y79 细胞中miR-204 表达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1)、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miR-204 的靶基因HMG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miR-204 在RB细胞系中低表达,过表达miR-204 能够抑制RB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A2 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miR-37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RB Y79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73在RB细胞系RB Y79、SO-RB50和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ACBRI-181中的表达水平,并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373 抑制物(miR-373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NC组)分别转染至Y79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Y7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Y79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qRT-PCR 结果显示,RB细胞系Y79、SO-RB50中miR-37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21±0.34、5.40±0.38,明显高于人正常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系ACBRI-181中miR-373的相对表达量(1.02±0.04)(均为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miR-373抑制物组迁移细胞数(74±13)个,明显低于NC组(180±17)个(P<0.05),miR-373抑制物组侵袭细胞数(51±9)个明显低于NC组(113±14)个(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373抑制物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0.40±0.08)明显高于NC组(0.20±0.06)(P<0.05),Vimentin蛋白的表达(0.17±0.06)也明显低于NC组(0.51±0.10)(P<0.05),N-Cadherin蛋白的表达(0.12±0.06)也明显低于NC组(0.33±0.08)(P<0.05)。结论 miR-373在RB细胞中表达异常增高,降低miR-373的表达能够通过调控EMT抑制RB Y7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为RB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OK镜矫正技术对青少年近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采用OK镜矫正技术对 32例、64眼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进行矫正 ,观察分析了戴镜第 1天至 3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以及有无结角膜并发症发生等。结果 :(1)屈光变化 :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少降低 - 1.5 0D ,最多 - 5 .75D ,平均为 - 4.4 6± - 1.37D。在伴有散光患者中 ,散光降低范围为 - 0 .5 0~ - 2 .0 0D ,平均为 - 1.0 8± - 0 .5 9D。近视度数≤ - 3.0 0D以下者 ,13眼于 2个月内均转为正视眼 (10 0 % ) ,- 3.2 5~ - 6.0 0D37眼于 3个月内 2 0眼 (5 4.1% )恢复为正视眼 ,≥ - 6.2 5D的 14眼 3个月内仅有 3眼 (2 1.4 % )恢复为正视眼 ;(2 )角膜曲率 :降低范围在 1.0 0~ 3.0 0D之间 ,降低幅度大者近视度数降低也较大 ;(3)并发症 :戴镜过程中 ,11眼 (17.2 % )引起散光或增加了散光度数 ,4眼 (6.3% )角膜点状损伤 ,适当处理后痊愈。结论 :OK镜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法 ,但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巩膜瓣形态对小梁切除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行方形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43眼,三角形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39眼,对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术后90d眼压低于3.17kPa者方形巩膜瓣组40眼(93.02%),三角形巩膜瓣组29眼(74.36%).方形巩膜瓣组发生术后并发症14眼(32.56%),三角形巩膜瓣组24眼(61.54%).结论:三角形巩膜瓣比方形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后效果差,易并发浅前房、包裹性囊状滤过泡和青光眼复发.  相似文献   
7.
儿童眼外伤的麻醉新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在儿童巩膜裂伤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20例儿童眼球穿孔伤,均在氯胺酮在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加局麻下行角巩膜裂伤修补术。结果:全部病例麻醉效果良好,手术操作顺利,没有因麻药的副作用引起手术并发症。结论:在氯胺酮与依托咪酯联合基础麻醉加局麻下进行儿童角巩膜裂伤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眶内壁骨折经鼻腔闭合复位术的瀹疗方法。方法把有眶内容嵌入筛窦的眶内壁骨折68例(68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经鼻腔闭合复位;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跟球突出度和眶内容疝人筛窦量变化。对有内直肌嵌顿引起麻痹性斜视者观察眼位斜视度和代偿头位度数.结果治疗后30d、90d及180d治疗组眼球突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眶内容疝人筛窦量显著减少(u=10.66,P〈0.01);原在眼位斜视度显著下降(P〈0.01)。代偿头位均被矫正。结论经鼻腔闭合复位治疗眶内壁骨折,可使疝人筛窦的眶内容物大部分还纳入眼眶,减少眶内容疝入筛窦引起的眼窝凹陷和眼球突出度变化。对有内直肌嵌顿引起麻痹性斜视者可有效地降低斜视度和代偿头位度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效果。

方法:选取2015-10/2016-03于我院行角膜异物剔除手术的患者92例11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对照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体血清滴眼。手术前后,采用AS-OCT观察角膜创面情况。术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泪液中TNF-α和IL-6的浓度。

结果:术后1wk治疗组患者治愈率(96.4% vs 78.2%)和术后2d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率(98.2% vs 8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泪液中TNF-α和IL-6(51.47±7.83、5.29±1.67ng/L)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62±18.12、13.95±3.44ng/L)。术后治疗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1.4±0.6d)较对照组(2.2±1.3d)明显缩短。术后1wk,AS-OCT图像显示治疗组修复后的角膜基质形态更加接近术前正常水平。

结论:自体血清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异物剔除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对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种泪道插管固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延长泪道插管留置时间,提高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成功率.方法以自制泪道插管固定器固定泪道插管,术后2月拔管.结果泪道插管留置时间固定器组(69.72±9.10)天,对照组(43.88±19.27)天,固定器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u=7.57,P<0.01).拔管后3月泪道冲洗通畅者固定器组泪36例中31例(86.11%),对照组32例中18例(56.25%),固定器组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50,P<0.01).结论泪道插管留置时间越长,手术效果越好.影响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泪道外插管和固定物影响美观、磨擦眼球和脱管.本方法可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