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呼吸系统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DNA的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为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早期诊断 ,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技术检测1010例疑似MP感染患儿血、痰中的DNA ,结果发现1010例患儿中MP -DNA阳性401例 ,占39.70 % ,其中血液标本阳性率23.60 % ,DNA平均拷贝数7.88×102;痰、咽拭子标本阳性率41.71 % ,DNA平均拷贝数2.71×103。血液与呼吸道标本之间MP -DNA量差异有显著性(P<0.005)。提示FQ -PCR可快速、敏感、准确地定量检测标本中MP -DNA ,了解MP在患儿体内感染和复制情况 ,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儿童除细菌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人偏肺病毒(hMPV)。结果1 592例标本中,MP和CT阳性率分别为25.7%、2.4%;总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为40.9%,其中RSV最常见,占阳性病毒株的61.3%,其次为PIV-3、hMPV,分别为6.7%、4.9%。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率为6.7%,混合感染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婴儿,有68例,占混合感染的63.6%。结论病毒感染是南京地区婴幼儿ARI的主要原因,RSV是首要病毒病原,MP也是常见的ARI病原体,1岁以内婴儿混合感染率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6):450-454]  相似文献   
4.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母乳巨细胞病毒感染和母婴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母乳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和母婴传播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390份母乳中HCMV-DNA含量,其中236份母乳配对与患儿血液或尿液中HCMV-DNA含量作一定分析.结果可疑或确诊HCMV感染患儿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率达71.28%,HCMV-DNA阳性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血或尿H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CMV-DNA阴性母乳喂养的婴儿.结论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761例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B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相关疾病谱,从而为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61例(年龄22 d至14岁)疑似EBV感染儿童血浆中EBV-DNA载量,并对EBV-DNA检查结果及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1例血浆标本中EBV-DNA阳性标本109例,阳性率为14.3%;不同年龄组EBV-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婴儿组(<1岁)的阳性检出率最低(P<0.05);不同季节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夏季阳性检出率高于冬季(P<0.05)。109例阳性标本的EBV-DNA载量范围为2.13~6.69,中位数为3.72。对62例EBV-DNA阳性住院患儿最终临床诊断分析得出,呼吸系统疾病占39%,主要为急性支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肺炎。结论: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间EBV-DNA阳性检出率不同;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EBV-DNA有助于临床上EB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HBsAg慢性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其中少数可导致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形成。迄今尚无使HBsAg转阴的有效药物,1981年Bassendine氏曾报道阿糖腺苷可抑制HBV的复制。阿糖腺苷联合干扰素多次循环应用可使部份病人DNA多聚酶活力消失,并可消除血液的传染性。但上述药物尚处于试验阶段,药源亦有困难。为筛选其它有效转阴药物,我室于1982年7—9月应用小牛胸腺因子对31例HBsAg慢性携带者转阴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其华  谭艳 《磁共振成像》2022,13(1):151-153,170
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的延伸,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可以量化人体组织中的铁含量,在显示微血管、监测血氧饱和度及鉴别微出血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这有利于在疾病早...  相似文献   
8.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疑似单纯疱疹口炎患儿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口炎的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通过对病毒定量来判定疗效和指导用药。方法 :用棉拭子取口腔黏膜破溃处的表面糜烂物或水疱液 ,用PE5 70 0自动荧光PCR仪检测。结果 :5 9例疑似病人 ,阳性 2 8例 ,占 47.46% ;各年龄段阳性率无显著差别 ,男女也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仅靠症状诊断单纯疱疹性口炎准确率不高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无痛苦、快速、准确 ,且能对病毒定量  相似文献   
9.
文惯宇  李丹  赵德育  陈倩  张其华 《江苏医药》2012,38(21):2587-2589
目的 研究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与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 438例住院患儿痰MP-DNA,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MP-DNA检出率在2008-2011各年度分别为13.88% 、28.37% 、37.43%、18.20%,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MP-DNA检出率在大叶性肺炎组最高,并存胸腔内并发症组其次,并存肺外其他疾病组明显下降(P<0.01).MP-DNA阳性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阴性组,治愈出院率低于阴性组(P<0.01).结论 2009、2010年度为本地区MP感染暴发流行年;MP感染与年龄、性别有关,是引起大叶性肺炎及其胸腔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延长住院天数及影响出院转归;并存肺外其他疾病不增加MP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南京及周边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特征,为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3~6月和2010年3~6月住院的手足口病802例,重症型病例421例,普通型病例381例.结果 患儿血白细胞、血糖的增高及发热天数与手足口病病情分型有相关性.病原学检测,发现手足口病感染主要以EV71病毒为主,2010年尤为突出.与2009年比较,在流行特征上,2010年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有低龄化趋势;在重症型病例中,2010年病毒性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率上升.结论 临床上对手足口病EV71病毒感染、低龄儿尤其年龄小于l岁、高热持续不退、热程长的患儿,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