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检查时,用一竹签或钝针刺激肛周皮肤,肛周皮肤出现皱缩或肛检时,手指感到肛门外括约肌有收缩时为阳性,属正常反应。由于排尿主要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骶髓2~4发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构成盆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内括约肌,而肛周皮肤是由骶丛分支阴部神经中的感觉纤维支配。因此,  相似文献   
2.
<正>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处于第1位,且绝对数还在继续上升[1]。肺癌的预后很差,其5年生存率只有10%20%[2]。众多研究表明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其发生率为30%20%[2]。众多研究表明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其发生率为30%70%[3]。本研究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肺癌骨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可随访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4570%[3]。本研究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资料,探讨影响肺癌骨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可随访的肺癌骨转移患者5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2.6∶1,年龄4580岁,中位年龄62.5岁。肺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0一cRl)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NSCLC患者,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8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5%、43.3%、2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放疗前KPS评分、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对NSCLC患者的长期生存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元生 《解剖与临床》2011,16(3):243-244
牵引与悬吊是矫形外科常用技术.骨折与脱位的整复、整复后维持良好的对位与稳定、防止与矫正关节畸形、解除肌肉痉挛与疼痛、作为术前术后辅助治疗等都需要牵引.由于病种不同、病损部位有别,患者的年龄与身长各异,决定了牵引方式的多样性和牵引器具的复杂性.为了达到"一架通用"的目的,减轻骨科医生繁琐的日常诊疗事务,减轻繁重的护理工作压力,同时方便患者,笔者研制成功一种"多用途活动式骨科牵引架".此架可以施行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小儿下肢悬吊牵引、颅骨牵引、直腿牵引、合力牵引等,除此之外,在特殊情况时还可以用弹簧秤作为牵引力,替代重锤和牵引绳.此架经10余年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男,45岁,已婚,干部.主因眩晕、呕吐、走路不稳2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 a.患者于2001年3月1日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眩晕,头部闷胀、呕吐,视物旋转,无意识障碍,休息后不见好转来诊.查体:BP:19.95/12.64 kPa,神清语利,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神经系统检查见右侧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并获得1~2年随访,以Harris髋关节创伤后评分标准评定其疗效。采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经皮PF-NA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操作时注意前倾角预测,调整固定。结果 22例中疗效优1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PFNA内固定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中新兴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易愈合,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且不受条件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15名新生儿的脾脏作了触诊分析。结果表明:脾脏的可触及率为19.5%。在生后能触及脾脏者于72小时时仍可触及,无1例是生后72小时才首次触及。脾脏的可触及率无性别差异。分娩方式不影响脾脏的可触及率。孕期的长短与脾脏检出率无关。总之,在新生儿能触及脾脏是一种正常现象,勿需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其中有21例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常规AO张力带加用"8"字钢丝行髌韧带减张术,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创伤导致的皮肤缺损临床上较为常见,如果不能一期拉拢缝合则需行自体皮肤移植覆盖创面,或采用皮肤扩张术二期闭合伤口.所谓皮肤扩张,不外乎两种,即内力拉伸和外力拉伸.本文介绍的 "套筒式皮肤延展器",属于外扩张器的一种,自2006年2月~2007年5月临床应用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