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的淤胆型,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肝外梗阻性黄疸或重症肝炎相混淆,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限于条件与设备,有时不易确诊,给治疗与判断预后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对22例淤胆型肝炎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诊断标准:按1984年南宁会议修订方案对本病进行诊断,其中17例经临床确诊,5例经肝活检证实.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
胰瘘是胰腺疾病的一种并发症。由于胰外伤或胰腺感染、胰腺手术造成胰管破裂即形成。随着胰腺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胰瘘并不多见;然而胰瘘一旦出现治疗比较复杂,严重胰瘘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0%。由于受医院规模的限制,积累大量的胰瘘治疗经验并非易事,本文汇总四个医院自1967年到1991年间收治的胰瘘病人37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小叶增生亦称乳腺纤维性囊肿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慢性囊性乳腺炎、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腺病、纤维囊性乳腺病、乳痛症、乳腺增生症、Rechus病(法国)、Schimmelbucch病(德国)、Cooer病(英国)、Bloodgood病(美国)等,病因与月经周期紊乱、卵巢及子宫疾患,卵巢内分泌失调,黄体酮不足,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5.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1 4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方法 对我院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 144 4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或相关疾病分为六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高胆患儿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例数的 34 .7% ,男∶女 =1.4∶ 1,发病日龄小于 7d者占 95 .8% ,血清胆红素峰值最高达 5 13μmol/ L ,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 (2 8% )、原因不明 (2 4% )、新生儿溶血病 (2 0 % )、母乳性黄疸 (14% )、感染 (10 % )及其他因素。新生儿溶血病出现黄疸时间明显早于其余各组 (P <0 .0 5 ) ,但重度黄疸所占比例与感染组及母乳性黄疸组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母乳性黄疸组早发型占 85 % ,晚发型占 15 % ,出现黄疸及胆红素达峰值时间均晚于其他组(P<0 .0 5 ) ,但住院日数明显少于其他组 (P<0 .0 5 )。感染因素组住院时间最长 (P<0 .0 0 1)。各组胆红素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所有病例均治愈 ,无胆红素脑病发生。 结论 高胆占住院新生儿的比例较 2 0世纪 80年代有所下降 ,围产因素仍为发病的首要因素 ,不明原因高胆及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病例增多 ,除胆红素值大于目前标准外 ,其他临床特征均与生理性黄疸相似 ,提示这两组可能包括部分生理性黄疸 ,建议修正高胆的诊断及干预  相似文献   
6.
胆道蛔虫症的并发症,为临床常见病,我们临床治愈四例,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9岁。有肠蛔虫病史,剑突后下方阵发性剧痛,钻顶感、压痛,间歇时如常人,便蛔虫卵阳性3例。均用乌梅汤治疗,配合肌注青、链霉素,口服新霉素等控制感染。4例全部治疗。便虫卵三次阴性,钡胃肠透视未发现蛔虫,一年后随访未复发。典型病例李×,男,8岁。因阵发性剑突后下方剧痛一天,急诊入院,发作时“钻顶”胀痛,蜷伏呼号,辗转反侧,痛苦万状,间歇时则无所苦,曾呕出蛔虫1条。既往有类似发作史。腹平软,右上腹明显压痛。诊断为“胆道蛔虫症”经维生素C 6克静脉滴注,阿司匹林1.0口服,肌注吗啡阿托品,针刺阳陵泉、迎香透四白等注可暂缓解,故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口服乌梅汤(乌梅150克,细辛2.5克,干姜10克,黄连15克,当归15克,灸附子5克,川椒20克,桂枝5克,人参10克,  相似文献   
7.
<正> 乳腺小叶增生亦称乳腺纤维性囊肿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慢性囊性乳腺炎、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腺病、纤维囊性乳腺病、乳痛症、乳腺增生症、Rechus 病(法国)、Schim-melbucch 病(德国)、Cooper 病(英国)、Bloodgood 病  相似文献   
8.
壶腹周围癌是指胰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十二指肠降部肿瘤的统称。发病率正在增加,常是老年人。我院自1982年1月—1988年10月收治7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20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70—75岁。病史16天—4年。临床表现:黄疸19例,均有食欲减退,上腹痛9例,消瘦15例,发冷、发热11例,柏油便2例。本组除一般临床检查外,主要用B超、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经皮肝穿胆管造影  相似文献   
9.
Bartter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 ,女 ,11个月。因咳嗽、阵发性摇头伴发热10天 ,抽搐1次入院。患儿系第2胎 ,第2产 ,足月顺产 ,父母非近亲结婚 ,其姐7岁时溺水死亡 ,死前生长发育正常。体检 :身长67cm ,体重7 .5kg ,头围41cm ,血压86/53mmHg,精神反应差 ,呈中度脱水貌。左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心率120次 /分 ,律齐 ,心音低钝。肝、脾肋下可及 ,肠鸣音弱。四肢肌张力低下 ,双膝反射减弱 ,chaddock氏征阴性。辅助检查 :血常规正常。尿常规 :pH7.0 ,比重1.020,糖 (- ) ,蛋白 (+)。血生化 :钾1 .8mmol/L ,钠11…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 男 ,3h。因生后间断性憋气 3次 ,由我院产科转入儿科。第 1胎 ,第 1产 ,胎龄 37周 ,因母患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而行剖宫产 ,出生体重 435 0 g。Apgar评分 1、5 min均为 10分。母孕 13周患糖尿病 ,经胰岛素治疗 17d,血糖至产前一直维持正常范围 ,家族中无遗传代谢疾病史。体检 :精神反应差 ,皮下脂肪丰满 ,口周稍发绀 ,肝肋下可及 ,四肢肌张力低 ,新生儿反射弱 ,余无异常。入院后患儿出现呼吸暂停 ,测血糖 1.6 mm ol/ L,空腹血胰岛素 113.6 m U/ L,血胰岛素/血糖比值为 4.2 ,C肽 2 .2 9nm ol/ L。腹部 B超、头颅 CT、胸正位 X线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