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长青  李进  张代奎 《重庆医学》2003,32(7):815-815
患者 ,女 ,4 4岁 ,发现左乳包块 1d来本院门诊乳腺科就诊。体检 :左乳外上象限包块约 2 5cm× 2 5cm× 2cm大小 ,质中 ,活动 ,边界不清 ,未见乳头凹陷及皮肤桔皮样变。门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诊断 :考虑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请术中冷冻切片确诊。入院后查体及彩色多普勒 ,X光胸片检查结果 :全身浅表淋巴结、纵隔、腹腔未见淋巴结肿大 ,肝、脾未见增大。于 2 0 0 1年 3月 2 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 ,并送病理科冷冻切片检查。巨检 :灰白近圆形肿物 1个 ,约 2cm× 2 5cm×2cm大小 ,切面灰白 ,质中 ,均质。术后冷冻切片诊断 :左乳恶…  相似文献   
2.
survivin基因与子宫颈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郢  周琦  叶学正  黄海萍  张代奎 《重庆医学》2007,36(14):1400-140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子宫颈癌发生及预后的关系.研究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1993~2002年间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癌及1994~2004年间随机抽取的子宫颈CIN-Ⅰ25例、CIN-Ⅱ32例、CIN-Ⅲ48例,正常子宫颈30例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其survivi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比较survivin在正常子宫颈、宫颈CIN及子宫颈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判定子宫颈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survivin与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颈survivin基因表达均为阴性.survivin基因表达随子宫颈病变的发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分期、病理分级无显著关系.结论 survivin基因在从宫颈癌前病变向子宫颈癌演变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淋巴转移显著相关;而子宫颈癌的分期及survivin基因表达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75例胃粘膜活检中粘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分析75例活检诊断的胃粘液细胞癌,详细描述了粘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着重讨论了胃活检粘膜中,粘液细胞癌容易漏诊或误诊的原因,并提出了需与粘液细胞癌鉴别的有关病变。通过观察和实验,本文作者支持球样异型增生是胃粘液细胞癌重要的癌前病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有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235例,结果表明本组乳癌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为80%,假阴性14.5%,无假阳性报告。结合涂片观察,本文提出了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的良恶性鉴别标准,讨论了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7例宫颈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P53检测,以13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癌和对照组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53表达随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增高而上调,但其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伴湿疣样病变组中的表达比无湿疣样病变组中的表达高,但其阳性表达未达显著性差异(P>0.05);P53在宫颈鳞癌病理Ⅰ级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病理Ⅱ、Ⅲ级中的表达(P<0.05);P53在宫颈鳞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53蛋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活检组织包埋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窥镜目前在我国各级医院较为普及 ,作内窥镜检查的人也不断增加 ,我院每年作病检的内窥镜的例次占全年总病检例次的 2 6 9%~ 32 5 % ,最多者为胃镜 ,由于取材方法及部位较固定的特点 ,我们对传统包埋方法进行了改良 ,使用镶嵌法及一片法包埋和切片 ,使用 8年多以来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纤维内窥镜取材为芝麻大小至米粒大小的活检组织。熔点为 5 6℃~ 5 8℃的生物切片石蜡。1.2 方法1.2 .1 包埋前先将融化的石蜡液倒入包埋框 ,然后以 0 5cm的间距 ,插入较薄的金属片 ,待石蜡冷却凝固后 ,即成为可使用…  相似文献   
7.
张代奎  李进  刘永丽 《重庆医学》2003,32(9):1248-1249
目的 探讨导致免疫组化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5~2002年间,本科室应用SP所做的6769例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因组织固定、抗体质量、染色方法及标记失误等因素导致假阴性15例,而切片不良、反常表达及标记失误所致假阳性3例。结论 免疫组化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的原因与组织固定、切片质量、染色方法、抗体质量、病理医生的经验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伴实性附壁癌肉瘤结节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伴实性附壁癌肉瘤结节一例叶学正宋容李进张代奎患者女,43岁。因腹部肿块近1年,迅速长大2个月于1996年7月12日入院。体检:下腹部偏右巨大肿物,上界达脐上4cm。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卵巢,包膜完整,大小约28cm×22cm×20cm,输...  相似文献   
9.
235例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进  张代奎 《重庆医药》1991,20(2):65-67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对原发性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质表达丰度以及397酪氨酸位点(Try397)磷酸化状态.结果 42例病例中,26例黏着斑激酶表达,约占61.90%(26/42),其中76.92%病例伴发淋巴结转移(20/26),23.08%未发生淋巴结转移(6/26)(P>0.05);26例表达黏着斑激酶的病例中,16例发生黏着斑激酶蛋白质Try397位点磷酸化,占61.53%(16/26).16例发生Try397位点磷酸化的病例有15例伴发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3.75%(15/16),仅6.25%病例未发生转移(1/16)(P<0.05).结论黏着斑激酶 Try397 位点磷酸化可能参与原发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