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I-Ⅲ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例。Ib期2例,Ⅱa期4例,Ⅱb期12例,Ⅲa期2例。病理分型:鳞癌16例,腺癌4例。以上诊断均经过病理学证实。平均年龄55.67岁(32岁一65岁)。A组病例行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采用InversePlanningSimulatedAnnealing(IPSA)技术进行剂量优化设计,B组病例行三维适形后装放射治疗。A、B组患者均采用3根施源器.进行腔内照射并同步箱式四野等中心外照射,剂量为46Gy/23次。依据曼彻斯特剂量学系统,给予A点(宫口上2cm,宫腔中轴线左右旁开2em处为A点位置)处方剂量6Gy肷,照射次数5次,2次/周。对比分析A、B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受量,放射性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靶区剂量适形度和均匀性均好于B组患者。患者0.5年~1.0年的肿瘤局部和区域控制率:A组患者分别为96%(95%CI,85%~99%)和95%(95%CI,81%~99%)。B组患者局分别为93%(95%CI,85%-99%)和92%(95%CI,81%-99%)。危及器官(直肠、膀胱)受量:A组患者的直肠、膀胱最大受量比B组患者小约35%。A组患者的直肠、膀胱75%处方剂量受照体积v。约只为B组患者的二分之一。放射性并发症:RTOG1级反应:A组患者为1例,B组患者为6例。RTOG2级反应:A组患者为0例,B组患者为3例。RTOG3级反应:A组患者为0例,B组患者为1例。近期疗效:在A、B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CR+PR)均为92%以上。结论: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具有近期疗效明显,靶区剂量适形度、均匀性好,危及器官受量低,放射性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磁热籽阵列的热场分布与升温规律.方法 单纯琼脂模体实验:在体积10 cm×10 cm×10 cm琼脂体模内分别按照直径3.0 cm、体积3.0 cm×3.0 cm ×2.6 cm和直径5.0 cm、体积5.0 cm×5.0 cm×2.6 cm的圆柱体阵列植入磁热籽.将其置于频率为100 kHz的交变磁场中,磁场强度从60 Gs开始按5 Gs分档直至120 Gs,依次实施分档升温测定实验.离体肌肉一琼脂混合模体实验:以不规则形琼脂体模模拟肿瘤靶区,分别使用90 Gs和120 Gs的磁场强度实施升温实验和温度场测量.结果 单纯琼脂体模升温实验显示40 min的加热时间内不同直径圆柱体区域内植人磁热籽阵列中心点的最终温度随磁场强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升温至50℃的时间相应缩短,升温规律相同.离体肌肉-琼脂混合体模的升温热场分析显示不同磁场强度下磁热籽植入密度与靶区内的升温关系密切,热场均匀度与植入磁热籽密度和分布相关.结论 磁场强度对磁热籽升温影响明显;在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后对磁热籽的升温影响减弱.提高磁场强度只在一定程度上对磁热籽加热有益;温度场分布与磁场强度和磁热籽植入密度关系密切.欲达到处方温度,低中磁场强度磁热籽植入密度较中高磁场强度时要密;在一定体积区域内需有足够的磁热籽密度方能达到处方温度值;磁热籽按照一定排序才能使温度场分布均匀,并非简单有序排布,但基本符合外密内疏的大原则.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aws of heating and thermal field of heating seed arrays in different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during the magnetic induction hyperthermia.Methods 3.0 cm×3.0 cm ×2.6 cm and 5.0 cm ×5.0 cm×2.6 cm of magnetic heating seed was implanted respectively in 10.0 cm×10.0 cm ×10.0 cm pure agar phantom.The regions was divided into one file per 5 Gs in the range of 60-120 Gs magnetic induction.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ere implemented in each sub-file.Muscle-agar mixture model was used in the magnetic induction 60 Gs and 90 Gs to implement GTV-hea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rmal field analysis.Results The pure agar phantom heat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heating is of basically the same rule when seeds with various diameters were implanted in the magnetic thermal array.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magnetic induction,the final temperature of the focal point heated for 40 min increased accordingly.and time required for heating to 50℃ was shortened correspondingly.The thermal field analysis of muscle-a mixture agar mixture model showed that the implantation density of magnetic heating see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arget area and thermal field in difierent magnetic field intcnsity.Conclusions The magnetic induc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ating of the seeds,as the magnetic modium,and this impact is trending downwards when the magnetic field reaches a certain intensity.Within a certain size,adequate magnetic heating seed density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required for the temperature value.The heating seeds should be put in a certain order to heat the venue evenly,not in a simply order,but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outer dense and inner sparse.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堆叠技术在放疗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交换机堆叠技术对本院放疗网络进行改造和优化,扩容设备及物理链路,使放疗网络成为双核心、高兼容性和高性能的网络系统。结果清除了多余的网络节点,优化了网络链路,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结论堆叠技术具备组网简单、管理便捷、可弹性扩展、性能高等优点,适合应用于放疗网络。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精细、结构复杂的产品,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3D打印技术及其实现方式,在制作放疗组织补偿膜、射程补偿器方面的应用,还介绍了3D技术在后装放疗及放疗剂量验证方面的应用,总结前人研究发现3D打印产品可以实现提高放疗靶区的剂量精度,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而3D打印技术与放疗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和安全性,为肿瘤精确放疗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总结分析的3D打印技术在放疗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有助于他人研究快速获取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E LightSpeed RT型CT模拟机及Nucletron SIMULIX HQ型模拟定位机在头颈部肿瘤IMRT靶区治疗中心位置校正方法及各自优势。方法:抽取60例采取头颈肩热塑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IM-RT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利用DRR正侧位图像在模拟定位机下校正位置30例,利用中心层面的横断面图像在CT模拟机下复位30例。分别测量在X(左右)、Y(头脚)、Z(前后)三个方向上校位中心与治疗中心的位置差别,记录三个方向上的误差为Ex、Ey、Ez。结果:误差整理分为三个等级范围Ea≤±1mm,±1mm<Eb≤±2mm,Ec >±2mm。CT模拟机校正中心时X方向上各误差等级范围例数依次为8(26.7%)、18(60.0%)、4(13.3%);Y方向上为19(63.3%)、8(26.7%)、3(10.0%);Z方向上为9(30.0%)、14(46.7%)、7(23.3%)。模拟定位机校正中心时X方向为6(20.0%)、19(63.3%)、5(16.7%);Y方向上为9(30.0%)、18(60.0%)、3(10.0%);Z方向上为8(26.7%)、14(46.7%)、8(26.7%)。三个方向上CT模拟机校正中心的平均误差分别为1.39mm、0.53mm、1.48mm;模拟定位机分别为1.51mm、1.43mm、1.66mm。60例患者首次治疗时按照校正后的中心进行摆位,经加速器治疗前IGRT验证其三维方向上的误差均控制在±2mm以内。结论:对于采取头颈肩热塑网膜固定的头颈部肿瘤IMRT患者,无论是采取CT模拟机复位还是模拟定位机复位,其三维方向上整体最高只有40%的患者位移精度在1 mm以内,所以为确保患者的治疗,IMRT计划出来后进行位置验证和修正是非常有必要的;三维方向上,CT模拟机和模拟定位机的复位平均精度都控制在2mm以内,所以两种设备都可以适用于IMRT计划的位置验证,有利于提高模拟机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CT定位机复位方法在三维方向上平均精度高于模拟定位机的平均精度,主要是在Y方向上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放疗中,为保护射野内某一重要器官或组织,或为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就需要制作挡块来使规则野变成不规则野。本文将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BEV功能制作低熔点铅挡块的方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3-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和传统放疗(2-dimensionalradiotherapy,2DRT)在靶区和周边重要器官的不同剂量分布并探究3DCRT的潜在优势.方法比较和分析5例鼻咽癌7野后程3DCRT和其相应的2DRT在各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的各项指标值.结果与2DRT相比,3DCRTPTV的Dmean从92.7%提高至96.1%;剂量不均匀度(DI)从84.1%降至59.3%;90%等剂量线适形指数(CI)从0.32提高到0.51;但两者PTV接受90%处方剂量的体积均小于90%;在颈动脉鞘区,3DCRT的Dmean提高了5%但Dmax达117.2%.3DCRT和2DRT相比,串行器官如视神经、脑干和颞叶的Dmax分别为:33.5%和104.3%,11.7%和26.4%,97.6%和103.2%;但在晶体、眼球和下颌骨则分别为:16.1%和2.8%,21.3%和8.7%,115.3%和104.2%.在并行器官的Dmean,颞颌关节:68.5%和93.3%;耳蜗:58.5%和69.0%;而腮腺则为59.8%和43.3%。结论与传统放疗相比,鼻咽癌后程3DCRT降低了视神经、脑干、颞叶、颞颌关节和耳蜗的剂量,但却增加了晶体、眼球、下颌骨和腮腺的剂量.3DCRT使靶区剂量的适形性分布有所改善,潜在可能使颈动脉鞘区受累的鼻咽癌患者受益.但靶区剂量覆盖仍显不足,通过调强放疗有望达到更理想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现阶段放疗现状而言,普通放射治疗仍占一定的比重。在普通放射治疗中,适形铅模(或称适形不规则挡铅)的应用在放射治疗中能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有效保护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提高肿瘤的控制率。在适形铅模制作使用前,应对模拟定位机与加速器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比较Monaco治疗计划系统中两种不同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静态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取12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采用Monaco计划系统分别为每例患者设计XVMC算法和PB算法两组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条件相同,分析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以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无论是靶区还是危及器官各项指标,XVMC算法结果均高于PB算法。其中,XVMC算法和PB算法的靶区HI和CI差异分别为1.11%和1.0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的最大量以及心脏的各项指标(V10、V20、V30、V40、Dmean)差异均小于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肺的各项指标(V5、V10、V20、V30、Dmean)以及食管的V30、V50、Dmean差值均大于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VMC组MU较低,优于PB组(P<0.05)。[结论] 分析XVMC算法和PB算法的差异原因在于相比于XVMC算法,PB算法未考虑次级电子的输运和能量沉积以及侧向电子失衡,导致计算不精确。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计划设计时,对于组织结构密度差异较大、且低密度组织范围较大的部位,建议使用XVMC算法进行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10.
肺癌放射治疗设野的探讨湖南省肿瘤医院席许平杨德坤张九堂胡炳强胡自省肺癌患者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半数以上难以手术切除[1]。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不满意,其原因之一是常规前后野对穿照射的剂量分布难以满足临床剂量学原则。本文以放射物理学和生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