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之福  王贵怀 《北京医学》2001,23(5):295-297
目的 研究脑梗死 (CI)患者发病初期及第 3周血中 ET和 TNF- α含量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6 8例 CI患者发病 2~ 5天和病程第 3周初及 36例对照组血中 ET和 TNF- α水平。结果  CI发病初期两种因子均显著升高 ,CI各组间及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病程第 3周比病初血中含量明显下降 (P<0 .0 1) ,ET在重型组和大灶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TNF- α在 CI各组间及中重型 /大中灶组与对照组间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  CI患者发病初期血 ET和 TNF- α水平显著升高 ,在此时检测其含量高低 ,有助于临床诊断、判断病情及推测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IS)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8例PIS患者作为观察组,7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PIS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糖、NIHSS评分、高血脂症、脑动脉狭窄,均为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上述PIS发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加强临床控制,对改善临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脑血管的发病率呈现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我国城乡的许多地区,脑卒中的患病率更是高居榜首。现在脑卒中不仅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三大致死原因之一,而且其致残率亦很高,给社会、家庭造成很大负担,给个人带来巨大痛苦,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又明显地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对全社会的影响也远远大于后.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我科近年来应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一组观察病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LDL-C、Fg、hs-CRP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d内是否出现脑梗死情况,将患者分为继发脑梗死组(48例)和未继发脑梗死组(72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42例为对照组.根据ABCD2评分将继发脑梗死组患者分为低危8例(0~3分)、中危15例(4~5分)、高危25例(6~7分).分析各组患者LDL-C、Fg、hs-CRP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继发脑梗死组LDL-C、Fg、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继发脑梗死中危组和高危组LDL-C、Fg、hs-CRP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继发脑梗死组患者LDL-C、Fg、hs-CRP水平随危险程度加重而升高,低危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Fg、hs-CRP是TIA发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LDL-C、Fg、hs-CRP水平升高,且升高水平与患者危险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TI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 (SHG)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8例伴 SHG(SHG组 )和 66例血糖正常 (NBG)的 ACI患者 (NBG组 )进行研究 ,比较两组短期预后和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SHG组预后差、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高于 NBG组 ,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SHG对 ACI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 ,并使临床事件发生率增高 ,可作为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进入实习阶段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的出科考核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践,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改进,形成了完整、系统的考核内容、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医院师资队伍培养和教研室建设,可评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苷脂GM_1对胚基底前脑移植入Alzheimer病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使君子酸毁损大鼠左侧基底大细胞核,制成Alzheimer病模型鼠。2周后进行移植,移植组分单纯胚基底前脑细胞悬液移植组(ST组)和含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_1)的胚基底前脑悬液移植组(GM_1组)。移植后2月、6月行为测试发现,两移植组学习和记忆行为均有改善,GM_1T组行为指标在2月和6月时均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而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ST组仅在6月时与GM_1T组相似。GM_1T组动物在移植前后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发现移植前损毁侧正常出现的10 ms正波消失,而在移植后2月和6月时此波重新出现或潜伏期呈轻或中度延长。形态学观察发现,破坏后1周或6月时破坏侧基底大细胞核的AChE阳性细胞大部消失,同侧额、顶叶皮质AChE阳性纤维和终末明显减少。GM_1T组移植区较ST组移植区大。GM_1T组移植区AChE阳性细胞较ST组多而且突起长。两组均见有ChAT免疫阳性细胞。实验表明GM_1能保护植入受体脑内的胚脑细胞并促进它们在受体脑内发育生长并发挥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还给予早期康复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痉挛情况;Lovett 6级分级法评价上下肢运动肌力。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Fugl-Meyer积分、MAS分级和肌力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在一定程度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肌痉挛和肌张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利于对临床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140例脑卒中死亡者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并发症、死亡时间、直接死因等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均以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两组病例死亡时间绝大部分为发病30天内;中年组直接死因为原发病本身,老年组死于原发病者为70.19%,其他死于各种并发症。结论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应尽早控制原发病,挽救生命;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注意对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胚基底前脑原位移植与靶区移植对修复Alzheimer病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使君子酸(quisqualic acid,QA)分两点注入Sprague-Dawley大鼠左侧基底大细胞核制成Alzheimer病动物模型。破坏1周后,一组动物将同种胚基底前脑悬液注入模型鼠的额叶和顶叶,另一组动物则将胚基底前脑悬液原点注入破坏区。移植后5个月行为测试被动回避试验及主动回避试验,与破坏后1周的测试结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移植后行为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动物移植后行为改善的程度无明显差异。形态学观察发现两组动物移植区均有AChE阳性神经元及阳性纤维终末形成的斑片。原位移植区范围较皮质移植区略大,移植区所见AChE阳性神经元形态与正常基底大细胞核的细胞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移植亦能获得与靶区移植同样的效应,提示基底大细胞核区在受损后可能产生某种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了胚脑细胞的存活。Alzheimer病模型鼠机能的恢复不一定与神经网络的重建有关,而与具有产生ACh递质的内源性微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