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低盐饮食、卧床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缬沙坦胶囊80mg,口服,1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proBNP)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R(86.6±11.2)次/min、LVEDV(49.64±12.12)mL、N-proBNP(321.3±96.1)pg/mL较治疗前HR(125.3±10.3)次/min、LVEDV(58.21±11.63)mL、N-proBNP(1935.6±283.4)pg/mL明显降低,LVEF(51.26±12.33)%较治疗前LVEF(32.20±9.11)%明显增加;治疗后,对照组HR(97.6±12.1)次/min、LVEDV(53.41±10.30)mL、N-proBNP(567.2±112.8)pg/mL较治疗前HR(126.3±11.4)次/min、LVEDV(57.38±12.31)mL、N-proBNP(1856.9±291.2)pg/mL明显降低、LVEF(40.59±12.81)%较治疗前LVEF(33.54±8.68)%明显增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8.3%。提示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功能、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N端B型脑钠肽前体血浆浓度明显下降,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局部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构成了缺血损伤向炎症性损伤转变的基础,随后白细胞向缺血区的聚集和浸润导致了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和梗死面积的扩大。 白细胞进入缺血性脑组织是一个链锁过程。链锁过程的起始是在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首先释  相似文献   
3.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穿刺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儿能否转危为安,特别是抢救重症脱水患儿,更为重要.同时也是衡量护士基本功的标准.现将多年来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依那普利5~10mg或依那普利5~10mg联合氢氯噻嗪25~50mg共8周,服药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和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比单药治疗组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均不需要停药治疗。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优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健康人和脑梗死患者纤溶活性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疾病患者纤溶活性发生改变。近年来国外学者已注意到纤溶活性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在健康人中,而且也出现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1],但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一组急性脑梗死及其相匹配的健康人的纤溶活性的性别差异作了观察,以期为纤溶活性的生理性及病理状态下特征得以进一步的理解。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其中颈内动脉梗塞50例,椎基底动脉梗塞17例,男36例,女31例,平均年龄58岁(48~68岁),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脑钠肽(BNP)评价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BNP、6分钟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和BNP均能有效评价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干出血一直被认为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危重症,起病急骤、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凶险、预后差和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8.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测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东菊 《广东医学》2006,27(12):1924-1926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脑卒中一个特殊类型,常常造成患者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并使卒中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预测神经功能恶化,并给予早期治疗是抢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成功的关键。尽管目前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但近年来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对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发病因素、早期预测及早期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颌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重点。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我科102例实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术后护理。结果 90例术后即恢复咬合,张口无受限,面部形态完全恢复,12例行颌间结扎牵引4周后恢复咬合,面部形态恢复,无感染、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102患者做好术前心理、口腔护理、冲洗,漱口,术后指导进食、合理营养,配合局部理疗,指导锻炼咬合,对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银杏达莫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于病程的第1、3、5天给予巴曲酶10 BU、5 BU、5 BU+生理盐水,应用神经功能检测量表及实验室指标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状态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前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