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应用甘露醇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东育  丁钰 《现代护理》2006,12(9):863-863
结肠镜检查是对结肠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为保证结肠镜进入顺利和观察满意,肠道准备至关重要.理想的肠道清洁方法应该是安全、迅速、清洁、效果好的.对病人来说应该是能较好地接受,不给病人带来太大困难,而且不管对住院或门诊病人都能十分简便地使用.甘露醇做为肠道检查前的导泻药已应用多年,甘露醇入小肠后不被吸收,而提高肠液的渗透压,导致高渗透性腹泻,开始为糊状便,继而排出粪水,最后为清水,其效果同电解质液,且饮水量小,易为病人接受,现对其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开封市小学生饮牛奶习惯并与儿童身高发育做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四区8所小学的所有六年级学生,采用问卷法了解研究对象的饮牛奶习惯和固定调查员对研究对象的身高、坐高和膝高进行测定。结果:①小学生饮牛奶习惯与家庭状况有一定的关系。②小学生身高、坐高和膝高的发育与饮牛奶习惯有显著的关联。结论:每日饮用牛奶持之以恒,将有助于改善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3.
产妇分娩是否有顺利,是由产力、产道、胎儿三因素所决定的.若三因素均正常且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或称平产.三因素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导常影响产程进展,可造成异常分娩或称难产.近年来计划生育及围产期保健工作的迅速发展,胎位性难产(臀位、横位)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头位难产成为产科中较突出的问题,头位难产由于胎儿通过骨盆受阻,对母子影响较大,围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率比正常分娩高数倍,因此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丁钰  张东育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0):2059-2059
1999年10月,我院成功治愈1例外伤性左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经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27岁,因车祸致颅底骨折、左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底骨折在当地医院治愈,因海绵窦瘘无法治愈,于1999年10月24日转到我院。入院查体:T36.0℃,P64次/min,R18次  相似文献   
5.
结肠镜检查是对结肠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为保证结肠镜进入顺利和观察满意,肠道准备至关重要[1].理想的肠道清洁方法应该是安全、迅速、清洁、效果好的.对病人来说应该是能较好地接受,不给病人带来太大困难,而且不管对住院或门诊病人都能十分简便地使用.甘露醇做为肠道检查前的导泻药已应用多年,甘露醇入小肠后不被吸收,而提高肠液的渗透压[2],导致高渗透性腹泻,开始为糊状便,继而排出粪水,最后为清水,其效果同电解质液,且饮水量小,易为病人接受,现对其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6月腹部手术后出现的7例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疗方法。结果:本组7例患者治愈3例,要求出院1例,死亡3例。结论:应重视腹部手术后患者发生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积极进行腹腔减压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剖胸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肋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8例单侧择期剖胸手术患者(ASA Ⅰ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Ⅰ组术前行术侧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术前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以患者人手术室全麻诱导插管前平卧位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为基础值,依次记录麻醉前及全麻诱导插管后5、10、15、20、25、30 min的MAP和HR,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Ⅰ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MAP、HR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剖胸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小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麻醉深度易于控制平稳;且前者操作简单,创伤小,更适用于单侧剖胸手术患者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盆腔包块是妇科临床常见体征之一,包块是良性还是恶性,常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无症状,预后极差,鉴别包块性质具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