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冯丽娟  杨春兰  夏泉  廖贵益  许杜娟 《安徽医药》2018,39(12):1446-1450
目的 探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与肾移植术后腹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移植手术的146例受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泻分为两组,未发生腹泻的患者为非腹泻组(83例)、发生腹泻且大于1次者为腹泻组(63例),测定受者的霉酚酸谷浓度(MPA-C0)和FK506谷浓度(FK506-C0),记录术后出现的腹泻情况,运用统计软件分析MPA-C0和FK506-C0与腹泻间的关系。结果 腹泻组与非腹泻组之间MPA-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K506-C0差异有统计学意(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K506-C0仅在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0.607,P<0.05),FK506 C0<11.15 ng/mL是术后1个月发生腹泻的截断值,敏感度51.90%,特异性63.60%;MPA-C0与FK506-C0对腹泻发生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MPA-C0与腹泻的发生没有关联性,而较高的FK506-C0易导致肾移植术后腹泻,其中术后1个月FK506-C0 <11.15 ng/mL是发生腹泻的的最佳截断值。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60岁。因"突发左腰痛1天,检查发现左肾肿物"入院。患者于当天清晨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腰部胀痛不适,伴恶心呕吐,无明显发热及肉眼血尿,外院B超提示左肾低回声病灶。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尼群地平血压控制尚可。体格检查:体温36.8℃,心率86次/min,血压146/94mmHg(1mmHg=0.133kPa),身高165cm,体重83kg(BMI为30.5)。腹平软,无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直径在6cm以上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20~62岁。左侧2例,右侧3例。有高血压、心悸、头痛、出汗等症状。肿瘤大小6.1~7.5cm,平均(6.8±0.6)cm。合并肾功能不全l例。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施行后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90~185min,平均(130±45)min;术巾出血量50~350ml,平均(70±38)ml。术后5~7天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疵压仍偏高。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用单药控制良好,余4例血压正常。结论:经充分术前准备及正确术中处理,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较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携带Smac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特异性表达质粒peDNA3.1-UpIb promoter-Smac用脂质体包裹后注射到实验动物瘤体内的表达及促癌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将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注射到Balb/e-nu/nu雄性裸鼠的皮下,构建膀胱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当移植瘤长至直径约0.5era时,用脂质体将pcDNA3.1-Uplbpromoter-Smac包裹后隔天1次连续3次注射到瘤体内,间隔1天后,连续3天瘤体内注射适量丝裂霉素C诱导凋亡。设三组对照:单用脂质体质粒组、单用丝裂霉素C组和空白组。RT-PCR检测瘤组织Svaae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Smac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镜检、DNALadder带凝胶电泳分析和TUNEL-荧光标记检测观察瘤组织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膀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瘤体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Uplbpromoterm Smac后.与未注射脂质体质粒的对照组比较,Smac的表达增强约2.1倍:先注射脂质体质粒后丝裂霉素C处理和单用丝裂霉素C处理的瘤组织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但前者的凋亡率为49.8%,显著高于后者的23.5%(P〈0.01)。结论:膀胱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内直接注射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Uplbpromoter-Smac后,所携带的Smac基因能够在癌组织中有效表达,并对丝裂霉素C诱手的瘤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质柱配合丝裂霉素C等凋亡诱导药物的应用,可望为膀胱癌的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一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8.
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留取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5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新鲜尿液,离心收集脱落细胞,以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有38例检测出Survivin表达,而15例其他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成人的尿脱落细胞中均未检测出Survivin的表达。以RT-PCR反应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100%。结论:初步的试验结果显示.RTPCR法检测膀胱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方法可以作为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男性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例男性肾透明细胞癌按照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组,并选择5例正常肾组织作为阴性对照,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各例肿瘤细胞及对应癌旁细胞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情况。以性染色体的获得和缺失为变异指标,分析其和肾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癌细胞中性染色体获得显著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细胞(P0.05);低分化组中肿瘤细胞性染色体获得高于高分化组(P0.05);进展性肾癌较局灶性肾癌更易发生性染色体获得(P0.05)。结论:男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性染色体的获得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巨大鹿角形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36例巨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经肾窦内肾孟、肾后下段间切开取石加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均成功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结石一次性取净31例(86%),残留结石5例(14%),直径<3 mm.其中3例自行排出,余2例经药物排石治疗后排出.2例术中出血量约250 mL,输血200~400 mL.术中无需阻断肾蒂,术前肾功能不全者术后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经肾窦内肾孟、肾后下段间切开加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巨大鹿角形结石,手术视野清晰,能取净结石,可减少手术对肾实质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存患肾并可改善肾功能.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残石率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