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06-2017年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对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的28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 28株猪链球菌2型分为2种毒力基因型,1株为cps2J+/mrp-/sly+/gapdh+/ef+型别,其余均为cps2J+/mrp+/sly+/gapdh+/ef+型别;药敏检测结果显示,28株猪链球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氯霉素、达托霉素均敏感,对四环素均耐药。28株猪链球菌中,仅2株对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耐药,其余均敏感。PFGE分析结果显示,28株猪链球菌呈现6种PFGE图谱,相似性为76%,其中23株是完全相同的图谱,占82.14%;2006-2007年分离的19株菌呈现完全相同的PFGE图谱,2010年后分离的9株呈现出6种PFGE图谱。结论 2006-2017年四川省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流行株的毒力基因型主要为高致病性cps2J+/mrp+/sly+/gapdh+/ef+型别,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2006、2007年不同市区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2型为统一来源,2010年后分离的菌株PFGE图谱相似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廖虹瑜  曾林子  祁腾  罗隆泽 《疾病监测》2016,31(10):856-858
目的 掌握2014年四川省人间布鲁氏菌感染情况,为四川省布鲁氏菌病(布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疑似布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结果 共检测305例,血清学检测阳性32例;不同性别检测血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之间,占总阳性人数的78.13%;病例分布于8个地市,以眉山市占总阳性人数比例最高为25.00%;职业分布以养殖羊和牛人数比例最高为34.38%;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多汗、乏力,分别占90.63%、62.50%和68.75%;肌肉、关节酸痛者占59.38%;感染源主要为羊、牛及其制品,感染途径为直接接触及消化道传播。结论 四川省多地存在布鲁氏菌感染病例,疫情漏报严重,疫情呈明显回升趋势,需在全省加强布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原有的猪链球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优化改良,用于猪源样本中猪链球菌的分离。方法比较猪链球菌在其他高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宜性;进一步通过药物敏感实验筛选对猪链球菌2型不敏感的抗菌药物,继而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候选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组方后用现场标本考核抑菌效果,用模拟样本和猪源标本考核分离效果。结果使用特殊蛋白胨替代原培养基中的酵母粉,可改善猪链球菌生长状态,使菌落更易于挑取。筛选出含有氨曲南50 mg/L,多粘菌素B 10 mg/L,链霉素40 000 U/L,结晶紫0.5 mg/L,呋喃妥因6 mg/L的改良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对猪源标本中常见的非目标菌抑制作用更强。在实验室模拟样本中,使用直接涂布法,检测猪链球菌灵敏度为1×103CFU/ml;在猪源样本中,经选择性脑心肉汤增菌后,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可使猪链球菌检出率达到17.1%。结论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对猪链球菌具有更强的选择作用,使用该培养基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更适合动物源性标本中猪链球菌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06-2016年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10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7个管家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对2006-2016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例样本中分离的27株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 27株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分为2个ST型,其中19株为ST7型,其余为ST1型;2006-2007年以ST7型为主,2007年后主要为ST1型。结论 近年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均为散发,未出现暴发疫情,可能与流行菌株的ST型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陈喜凯  廖虹瑜  叶倩  胡鹏威  曹霞  裴晓方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23-6125,6129
目的 探讨四川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特点.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9年9月~2011年5月的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NoV核酸,通过测序进行分型和进化分析,统计分析NoV感染与性别、年龄、季节和临床症状特点的关系.结果 485例粪便标本中,Nov阳性60例,其中GⅠ簇5例(占8.3%),GⅡ簇54例(占90.0%),混合感染1例(占1.7%);12~24月龄儿童最易感染,未见性别和季节差异;呕吐与NoV感染存在中等强度的关联;24株GⅡ簇NoV中,GⅡ-4基因型占79.2% (19/24),GⅡ-3为16.7% (4/24),GⅡ-2型占4.1% (1/24);19株GⅡ-4中,有8株为2006a变异株,11株为2006b变异株;另外,4株NoV的重组分析显示并未发生重组现象.结论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期间,NoV是引起成都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GⅡ-4基因型(包括2006a和2006b变异株)为优势毒株,研究发现的一株GⅡ-2型NoV国内未见报道,因此应对成都地区儿童的NoV感染进行长期监测和病原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方法.方法 以类志贺邻单胞菌23S rRNA基因为目标设计引物,使用EVAGreen染料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优化反应条件,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DNA,建立标准曲线;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并将所建方法用于粪便模拟样品的检测,与常规培养法比较.结果 在反应体系为10μl,模板为1μl的条件下,该方法可测的最低拷贝数为2.18×101拷贝/体系;重组质粒标准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较大的线性范围(108~102 copies/μl);批间差异小于5%,批内差异小于3%;特异性试验中类志贺邻单胞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他常见肠道致病菌、常见弧菌以及常见正常肠道菌均为阴性;粪便模拟样品前增菌处理后检测灵敏度为25 cfu/10 ml增菌液,检测结果和传统培养法相符.结论 成功建立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对样品中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粗壮女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粗壮女贞提取物对10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其抑菌环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实验菌株对粗壮女贞提取物呈不同程度的敏感,MIC和MBC分别为:产气荚膜梭菌0.20 mg/ml和0.2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均为3.13 mg/ml和3.13 mg/ml,副溶血性弧菌6.25 mg/ml和6.25 mg/ml,白色念珠菌MIC为1.56 mg/ml,其他细菌MIC均大于25 mg/ml.结论 粗壮女贞提取物对上述10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肠道常见菌群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建立检测部分肠道常见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快速、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根据肠道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选择针对不同肠道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及重复性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肠道常见菌群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PCR检测定量参考。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以及肠道菌群总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与待测菌以外的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各待测菌8次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待测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4,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的从粪便中检出部分肠道常见菌群,且方法重复性好,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肠道菌群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四川分离株F蛋白基因序列,探讨F蛋白基因和抗原表位变异情况.方法 RT-PCR方法扩增F蛋白近全长序列并测序,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位点,比较不同亚型和基因型间中和表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基因组成.结果 10株RSV F蛋白的核苷酸和氨基酸P-distance分别为0.102±0.005和0.058±0.006,中和表位47F和L4在亚型间高度保守,而RS-348和7C2在亚型内保守,CTL表位HLA B*57、HLA A*01和HLA Cw* 12也是亚型内高度保守,亚型间存在个别氨基酸变异.结论 RSV四川分离株F蛋白基因保守度较高,抗原表位在亚型内保守,已在A亚型上识别的CTL表位可能在B亚型内不能识别.  相似文献   
10.
59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592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感染监测及亚型鉴定,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间采集四川大学妇女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鼻咽抽吸物,使用RT-PCR方法检测HRSV及鉴定亚型,收集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92份呼吸道鼻咽抽吸物检出HRSV感染145份(24.5%),其中A亚型107份(73.8%),B亚型38份(26.2%).HRSV感染高峰季节在冬季,患儿年龄多为2岁以内,临床诊断以肺炎和支气管炎为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季节和潜在基础性疾病对病毒感染有影响,年龄2岁以下、感染季节冬季和潜在基础性疾病是HRS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HRSV是2010~2011年四川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A亚型毒株在此流行期占优势地位.四川HRSV感染监测结果为全国HRSV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