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规范使用抗生素对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率、切口感染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手术预防用药规范执行后3个月(2011年8~10月)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观察组)和规范执行前一年同期(2010年8~10月)的343例患者(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326例、女142例,年龄(52.0±15.5)岁;对照组男251例、女92例,年龄(51.4±15.9)岁。比较两组患者预防使用抗生素的级别、用药时间、抗生素费用、术后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明显缩短[(3.6±2.4)d vs.(6.1±3.1)d,P=0.020],抗生素使用总费用显著降低[(1 230.0±2 151.0)元vs.(2 252.0±1 764.0)元,P0.001]。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 345.0±13 320.0)元vs.(35 821.0±11 991.0)元,P=0.566];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变化[(10.6±8.4)d vs.(10.7±5.3)d,P=0.390];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 vs. 2.3%,P=0.430;19.2% vs. 22.2%,P=0.330)。结论规范胸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生素不会引起术后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率升高,对临床指标无负面影响。显著降低使用抗生素的级别对缩短用药时间、减少院内感染、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率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直径(T)≤2 cm]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中心前瞻性建设的中国西部肺癌数据库(Western China Lung Cancer Database,WCLCD)及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搜集2005~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Ⅰ期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病例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的切除效果,并比较WCLCD和SEER数据库病例的生存差异。共纳入4 800例(WCLCD∶SEER=354∶4 446)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T≤2 cm N0M0)。对于T≤1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按1∶4倾向性评分匹配到肺段组103例、肺叶组350例;对于1 cm1~2 cm的实性小结节肺癌,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5年总生存率相当。相比SEER数据库,WCLCD数据库周围型实性小结节肺癌病例远期生存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单中心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结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实施要点.方法 2006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使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完成肺癌、肺良性病变及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1040例.其中男性565例(54.3%),女性475例(45.7%),平均年龄(56.3±13.2)岁.1040例中包括原发肺癌800例,肺良性病变205例,肺转移瘤34例,淋巴瘤1例.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技术要点.结果 全组围术期死亡7例(0.67%),中转开胸18例,中转开胸率1.73%.134例(12.88%)患者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39例次.全组平均手术时间(169±64) min;术中出血5~935 mL,平均(93±113) mL;病变最大直径1.2~12 cm,平均(3.3士1.9)cm;肺癌患者清扫淋巴结数5~52枚,平均(15.8±7.7)枚;术后引流时间1~16 d,平均(3.8±2.6)d;术后住院4~19 d,平均(7.0±2.8)d.结论 大样本量病例显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000年与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变化,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与2010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四川地区常住人口中初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例,对两组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发病到就诊时间、伴随基础疾病、合并肺癌的双原发癌、家族恶性肿瘤史、肿瘤位置、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首诊主要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收集有细胞学或组织学依据的肺癌病例共2,167例,其中2000年616例,2010年1,551例。10年中因体检而就诊的肺癌患者构成比上升(5.2%vs16.7%,P<0.001),肺癌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缩短(P<0.001),伴家族恶性肿瘤史的肺癌患者增多(3.9%vs13.7%,P<0.001);鳞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增加(59.4%vs76.7%,P=0.002),而腺癌低分化癌构成比明显减少(72.3%vs51.8%,P=0.00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a期及IV期构成比明显上升(Ia期:1.0%vs4.5%,P<0.001;IV期:30.4%vs37.8%,P<0.001),IIIa期构成比明显下降(26.6%vs14.8%,P=0.002);治疗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化疗构成比上升(35.9%vs42.4%,P=0.007),IIIa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上升(41.8%vs63.4%,P=0.002),IV期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9.4%vs3.1%,P=0.001),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采取手术者明显下降(30.4%vs4.3%,P<0.001)。结论近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部分已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选择更适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肺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总结“4·20”芦山地震胸部外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胸外科2013年收治的芦山地震伤员1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57.3±16.1)岁。胸部外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或胸部CT,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重物砸伤12例(70.6%),摔伤4例(23.5%),车祸伤1例(5.9%)。胸部受伤情况包括皮肤软组织挫伤17例(100.0%),肋骨骨折15例(88.2%),1例伴有反常呼吸;肺挫伤15例(88.2%),血气胸11例(64.7%),胸骨骨折1例(5.9%),双侧气胸伴广泛皮下气肿1例(5.9%)。13例(76.5%)分别合并颅脑、腹部、骨折及神经损伤。1例因左侧凝固性血胸,左下肺不张行左侧凝固性血胸清除,肋骨内固定术。17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地震伤由于致伤机制多样,伤员往往为多发伤。胸部损伤以肋骨骨折及肺挫伤为主。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良好的镇痛及积极的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帮助伤员有效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中超声刀与电凝钩应用的差异,分析两种常用能量器械的优势与适应证。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6~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手术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40例,平均年龄50.45(18~75)岁;根据能量器械的使用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超声刀组(59例)、电凝钩组(17例)和混合组(9例),比较三组临床结果。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较大并发症。超声刀组中经剑突下的手术入路构成比例较另两组高(49/59 vs.7/17 vs.5/9,P0.01)。超声刀组切除肿瘤最大径[(4.58±2.19)cm vs.(4.05±1.07)cm vs.(3.00±1.45)cm,P0.05]及切除组织重量[(103.67±74.78)g vs.(61.17±31.97)g vs.(61.86±34.13)g,P0.05)]均显著大于电凝钩组和混合组。结论超声刀和电凝钩在胸腔镜下前纵隔肿瘤手术治疗中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超声刀更适合在狭窄空间中操作。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0岁,因右侧胸痛,CT检查发现双侧肺部有4个结节,右上肺有2个,左上肺、左下肺各1个,就诊我院胸外科,经分析判断,双侧4个结节都是原发性肺癌(同时性多原发肺癌)。患者年龄大,病灶多,如何诊治和手术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国际上也没有满意的解决办法。经过周密的准备,于2014年1月13日,主刀医师刘伦旭教授决定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单孔胸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利用无线可穿戴监护设备连续监测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基本生命体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3年5—8月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同时利用无线可穿戴和传统有线设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分别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比值BlandAltman法检验两种设备测得的监测数据的相关性、差异性和一致性;通过计算无线设备12 h内有效监护率,检验其连续监护的可靠性。结果 共纳入20例患者,其中女15例、男5例,平均年龄(46.20±11.52)岁。两种设备采集的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均显著相关(P<0.001),其中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线设备测得的心率略低(■=-0.307±1.073,P<0.001),血压(■=1.259±5.354,P<0.001)和体温(■=0.115±0.231,P<0.001)略高;两种设备采集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及体温的比值均值分别为:0.996、1.004、1.000、1.014、1.003,各指标的95%一致性界限(lim...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