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标本单纯溶血对谷氨酰转肽酶浓度测定的影响。方法:筛选本院体检健康者的血标本测定溶血前和溶血后谷氨酰转肽酶的测定值。结果:轻度溶血组和中度溶血组与溶血前对照谷氨酰转肽酶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溶血组的谷氨酰转肽酶含量明显低于溶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建立柳州地区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CLSIC28-A3文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体检健康的1 d~15岁儿童2 384例。按不同年龄分为出生~1个月、1~3个月、3~12个月、1~3岁、3~5岁、5~10岁、10~15岁共7组。按常规空腹禁食8~12 h后抽取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后直接上机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确定相应的参考区间。结果 2 384例1 d~15岁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参考区间为39.18~172.06 nmol/L,其中,男性为40.80~170.83 nmol/L,女性为36.83~173.87 nmol/L,不同性别儿童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8,P=0.728)。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01,P0.001)。结论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不同,初步建立本地区1 d~15岁健康儿童25-羟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子痫前期是妊娠晚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是其重要的发生机制,因此该病患者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在正常人体中,凝血系统处在动态平衡状态,若这种平衡机制被打破,即可诱发血栓形成或出血。许多研究表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其发生与血小板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凝血与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_2-微球蛋白及血清胱抑素C(Cys C)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新生儿76例,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组(轻度组(TBil 221~256μmol/L)21例,中度组(TBil 256~342μmol/L)29例,重度组(TBil342μmol/L)26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足月新生儿23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Scr、BUN、β_2-微球蛋白、Cys C浓度,分析TBil与β_2-微球蛋白、Cys C的关系,观察治疗前后患儿Scr、BUN、TBil、β_2-微球蛋白、Cys C变化情况。结果重度组血Scr、BU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中度组(P0.05),对照组和轻度组、中度组间Scr、BUN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β_2-微球蛋白、Cys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组、重度组β_2-微球蛋白、Cys C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β_2-微球蛋白、Cys C与TBil水平呈正的相关性(P0.05)。治疗后患儿血TBil、Scr、BUN、β_2-微球蛋白、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可导致新生儿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具有可逆性,及时治疗可部分恢复。β_2-微球蛋白、Cys C水平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RT围绝经期患者血清AMH、抗β2 糖蛋白1抗体(抗β2GP1)、PC、P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围绝经期患者,行HRT者60例(观察组),未行HRT者(对照组),观察组以BMI分<28kg/m2组(A组)和≥28kg/m2组(B组),分析各组间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及1年时AMH、抗β2GP1、PC、PS差异。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AMH、抗β2GP1逐渐升高,PC、PS逐渐下降 (P<0.05);治疗6个月、1年时,观察组AMH、抗β2GP1明显高于对照组,PC、P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组AMH、抗β2GP1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PC、PS逐渐下降;治疗6个月、1年时,A组和B组血清A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β2GP1明显高于A组,PC、PS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HRT围绝经期患者随治疗时间延长,AMH逐渐升高,卵巢功能得到改善,延缓卵巢衰退,且不受BMI的影响;抗β2GP1逐渐升高,PC、PS逐渐下降(BMI≥28kg/m2更甚)明显,其血栓风险形成增加,BMI ≥ 28kg/m2者更甚。通过动态检测以上指标,对评估HRT的疗效及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柳州市城区儿童血25-(OH)D水平,为合理补充维生素D(V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6年7月15日-2017年7月14日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门诊体检的1岁半~6岁4 560名入托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 4 560名学龄前儿童血25-(OH)D平均水平为(101.57±31.56) nmol/L,VD缺乏及不足率为19.91%。1岁组儿童VD水平最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F=208.962,P<0.001)。4~6岁组儿童的VD缺乏及不足率明显高于1~3岁组(χ2=360.878,P<0.001)。冬春季节的缺乏及不足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χ2=82.739,P<0.001)。2岁后儿童VD补充剂使用率明显降低,超过50%的3岁及以上儿童不服用VD补充剂。结论 柳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冬春季节儿童VD水平较低,以4~6岁儿童VD缺乏及不足率较严重,建议长期合理补充VD制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