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讯波  程卓  廖彧  林绍怡 《安徽医药》2014,18(3):508-510
目的 探讨血脂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IgG及炎症表达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在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非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血脂表达、肺炎衣原体(Cpn)IgG(免疫球蛋白G)阳性率和炎症表达.结果 冠心病组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水平分别为(4.75±1.33)、(1.67±0.82)、(2.88±0.86)mmol·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6±1.07)、(1.05±0.42)、(2.12±0.47)mmol±L-1(P<0.05);冠心病组血清中Cpn(肺炎衣原体) 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阳性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2%(P<0.05);冠心病组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其水平分别为(5.8±1.6)、(15.8±7.62)、(16.1±2.2)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5±0.87)、(6.5±1.53)、(5.5±1.6)mg·L-1(P<0.05);冠心病发展的不同阶段SAP(稳定型心绞痛)、UAP(不稳定型心绞痛)、AMI(急性心肌梗死),LCI(血脂综合指数)水平逐渐升高,血清中CRP(C-反应蛋白)、sCD40L(人可溶性CD40配体)、MMP-9(金属蛋白酶-9)的水平也逐渐升高.结论 血脂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炎症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脂质代谢紊乱、CRP(C-反应蛋白)升高与Cpn(肺炎衣原体)感染发生协同作用,促使炎症高表达,诱发及加重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草生  廖彧  刘飞 《中国保健营养》2008,17(11):104-105
本文对急性肾衰竭抢救治疗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急性肾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阐述了药物治疗的作用,细胞活性因子以及营养治疗在治疗与抢救中的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医疗工作带来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15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抢救左心衰患者的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15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及对照组(常规治疗)各7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9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1h、2h后的RR、HR、pH、PaCO2、PaO2/Fi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1h后RR、HR、PaO2/FiO2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2h后PaCO2改善也较明显。结论急性左心衰抢救阶段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常规治疗,RR、HR、pH、PaCO2、PaO2/FiO2均有显著改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90例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穿刺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普通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接受深静脉穿刺置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37.58±11.23)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留置时间(21.37±6.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5.56%)和穿刺成功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75.5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7%)(P<0.05)。结论对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廖彧  巫建芳 《中外医疗》2012,31(33):111-11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清醒镇静疗法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给予气管插管、置管洗胃治疗措施时行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治疗,并选取同期56例使用地卡因进行镇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对操作过程的遗忘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对操作过程完全遗忘者占94.64%,部分遗忘者占5.36%,未出现明显的不良感受;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9.29%,对操作过程完全遗忘者占37.50%,部分遗忘者占5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观察组的成功率、完全遗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咪达唑仑用于急诊抢救中的气管插管、置管洗胃等操作,有助于提高置管成功率,使患者遗忘操作过程,减轻抢救治疗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感受,有助于抢救操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采用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呼吸频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头孢拉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迅速上升,严重多发车祸伤逐年递增。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的人数至少有10余万人,伤数百万。院前急救与转运是有效降低伤亡及致残的重要一环。如果在创伤1h内,能够按照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方案迅速得到伤情评估和复苏,并获得实质性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能获得救治成功。因此,创伤后1h也被称为抢救治疗的“黄金时机”,院前急救与转运就是争取缩短占据创伤后1h的黄金时间。为进一步救治病人,提供一种链式的救治服务,成为生命安全绿色通道的第一站。提高院前急救与转运水平,无疑就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将近年我院院前急救与转运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廖彧  巫建芳  龙贵华  马梅 《海南医学》2014,(24):3678-3680
目的:探讨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常规集束化治疗,同时行PiCCO监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首次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PiCCO指标。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CI、EVLWI、PVPI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与EVLW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43,两者水平评估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能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患者的预后与CI和EVLWI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与开发皮肤性病图库管理及辅助诊疗系统,以实现对皮肤性病专科患者基本信息及图像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传输,并为医务人员提供辅助诊疗功能。方法:以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Delphi 7为前台开发工具通过将著名专家发表的图片分类存入数据库,开发皮肤性病专科辅助诊疗系统,与医院HIS做接口。结果:已建立一个标准图库,该系统已在皮肤科门诊使用,运行良好,实现治疗前后患病部位图像实时采集对比,为医生诊治疾病提供辅助功能。结论:该系统为培养皮肤性病专科医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