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内镜室在1983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共行胃镜检查28389人次,检出胃癌64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934例,其中两者并存24例,占胃镜检查总数的0.84‰。占DU的0.81%,占胃癌的3.70%,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3岁,平均54.1岁。主要症状:反复发作性上腹痛史1个月~30年18例,上腹疼痛加重或性质改变6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反酸嗳气9例,恶心呕吐4例,消瘦6例。2例在外院曾作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镜、B超联合对壶腹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 (或 )术后病检证实的 2 0例壶腹癌临床表现 ,胃镜、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 胃镜活检阳性率为 90 % (18/ 2 0 ) ,B超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70 % ,胃镜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 90 % (18/ 2 0 )。结论 胃镜和B超对壶腹癌具有诊断价值 ,两者联合应用 ,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B超发现胆总管下端占位性病变、胰胆管扩张者 ,有必要作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胃镜下治疗胃石症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采用胃镜下破碎加注入碳酸氢钠液治疗胃石症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5~50岁.5例有进食柿子史,2例有进食黑枣史,1例有进食山楂史.均因上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纳差、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作胃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廖嘉忠 《右江医学》1997,25(3):136-137
硝苯吡啶与维生素K3抑制胃肠蠕动效果观察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胃镜室(533000)廖嘉忠在内镜检查中,为便于操作,详细观察,提高检出率,术前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硫酸阿托品、654 2)或维生素K3抑制胃肠蠕动,但这两类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用法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5例结直肠大息肉均成功切除,共切除息肉206枚.21例(10.8%)术后出现明显出血,经内镜下处置均获有效止血;2例出现穿孔(1.0%),镜下止血夹封闭成功,避免了外科手术修补.腺瘤性息肉176枚(85.4%),其中恶变8例;炎性及增生性息肉30枚(14.6%).结论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具有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病人痛苦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5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3年1月~1998年1月间进行纤维胃镜(内镜)检查26255例,检出十二指肠溃疡7588例,其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球后溃疡)53例,检出率为十二指肠溃疡的069%(53/7588)。为提高对球后溃疡的认识及检出率,现将本组镜检结果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7.
经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的疗效。方法对25例Dieulafoy病患者采用内镜金属止血夹进行钳夹止血,以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局部注射治疗Dieulafoy病25例作为对照,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内镜下金属止血夹治疗Dieulafoy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快捷、可预防再出血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型结肠镜对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清洁肠道后应用成人型结肠镜对251例1.5-14岁小儿行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196例,于镜下用高频圈套器对息肉行圈套凝切或点凝摘除治疗,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196例大肠息肉患儿共摘除息肉261颗,其中单发息肉164例,2颗或2颗以上息肉者32例。病理结果:幼年性息肉占74.4%(146/196),炎性息肉占13.1%(27/196),腺瘤性息肉占11.7%(23/196)。结论成人型结肠镜在小儿大肠息肉诊治中具有治疗彻底、安全可靠、创伤性小、方法简便、可回收息肉、费用少、小儿可耐受的优点,为小儿大肠息肉的诊治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早期常无症状 ,到医院就诊的大多己属中晚期癌患者。而早期食管癌术后的 5年生存率高达 90 %以上 ,可见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措施。如何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并及时予以恰当的治疗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内镜的  相似文献   
10.
廖嘉忠  书代林 《医学文选》2005,24(4):498-500
目的探讨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均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内镜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平滑肌瘤男性好发,多在中年以后发生。临床症状以吞咽困难或进食不畅感(54·8%)、上腹部疼痛或不适(45·2%)、胸骨后不适(31%)等多见。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广基,表面光滑,质硬,活动度好;肿瘤直径多≤2cm。42例采用内镜下推项圈套法高频电切除治疗,成功率为95·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内镜下切除失败转外科手术。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9例,内镜诊断符合率为92·9%。40例内镜下切除术后4周内镜复查创面均已愈合。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早期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内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内镜下推顶圈套法高频电切除直径≤2cm的食管平滑肌瘤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