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辉  廖向群 《临床医学》2008,28(12):43-44
目的总结TriVex微创刨吸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6条肢体)的曲张浅静脉进行微创刨吸切除,对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每条肢体进行微创刨吸切除时间为10~50 min,平均25 min;手术切口2~6个,平均4.1个。住院5~14 d,平均6.5 d。术后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TriVex微创刨吸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我科1989-04/1997-06共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115例,男48例,女67例,年龄20岁~85岁,平均44岁.病程1mo~15a,其中55例有右上腹不适隐痛,20例有放射痛.60例为体检时发现无任何自觉症状.本组患者术前均经B超检查,82例为胆囊息肉或占位,28例为胆囊结石合并息肉,5例为胆囊结石,无胆囊癌诊断.全组均行胆囊切除术,其中有2例术中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行胆囊床处肝部分切除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送病理检查,其中良性病变109例,包括胆固醇息肉74例,炎性息肉8例,腺瘤样息肉21例(其中乳头状息肉8例);腺肌病6例.恶性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20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300例,女性220例;年龄30~80岁,平均(60±2)岁。研究组共纳入260例经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20条肢体,所有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大隐静脉主干予以射频消融闭合。同时联合小腿段曲张静脉及交通支点状剥脱和泡沫硬化剂应用进行治疗。同期260例接受传统手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隐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大隐静脉主干闭合情况以及1年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0.0±3.6)min比对照组(60.4±5.9)min、出血量(20.3±4.6)mL比对照组出血量(80.0±3.2)mL、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1.0±0.3)h比对照组(6.3±2.0)h、住院时间(2.0±0.8)d比对照组(7.5±1.2)d、术后疼痛评分(3.2±0.3)分比对照组(5.4±1.2)分以及隐神经损伤率0(0/260)比对照组2.3%(6/260)、切口感染0(0/260)比对照组3.0%(8/260)、深静脉血栓形成率0(0/260)比对照组1.9%(5/260)、大腿段血肿发生率0(0/260)比对照组6.9%(18/260)均低于传统手术组,生活质量评分(56.78±3.21)也较对照组术后(42.23±2.81)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6个月时,研究组有3例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出现部分血流;12个月时为5例。但血液返流到大腿中段即消失,小腿段未见明显曲张血管。而对照组6个月和12个月时的大隐静脉再通率分别为1.5%(4/260)和1.9%(5/260),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对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肯定,短期及中期效果好,为日间手术提供一种较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的相关并发症。方法我院自1998年3月到2005年6月,3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术后常规抗凝治疗,随访23例。结果本组VCF均成功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放置部位血栓形成2例,滤器倾斜3例,右股静脉血栓形成1例,未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例。结论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安全可行,严格掌握适应症、术中仔细操作、以及术后严格的抗凝治疗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廖向群  戴文森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62-462,472,i002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没有特异性。以往常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的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1]。现对我院收治的28例GIST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寻找早期诊断的依据和最佳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GIST均为我院1997—2004…  相似文献   
6.
小儿肝囊肿随着超声技术及CT检查在诊疗上的广泛应用,患病率随之升高。本院1985年8月~1997年7月共收治18例小儿肝囊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12岁,平均8.2岁,单发囊肿14例,多发囊肿4例,囊肿直径:5cm1例,6~9cm12例,9.1~13cm4例,大于13cm1例。位于肝右叶14例,肝左叶4例。有临床症状的14例,为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无临床症状的4例。囊液肉眼观:淡黄色透明液10例,混浊3例,无色透明3例,深绿色胆汁2例。所有病人术前均做B超或/和CT检查,以了解囊肿数目、部位、大小及范围。仍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手术取栓治疗与单纯溶栓疗效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进行溶栓与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测量下肢周径变化情况,复查彩色多谱勒,并随访6个月~3年不等,取栓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溶栓组。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只要没有手术禁忌证,早期手术取栓对于患者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