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静脉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组(贝伐组)21例和紫杉醇组(化疗组)24例。胸腔给药,每3周为一周期。贝伐组采用贝伐珠单抗300 mg 联合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化疗组采用紫杉醇60 mg 进行治疗。根据 RECIST 1.1评价标准和 NCI-CTC-AE 3.0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均呈下降趋势,治疗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贝伐组为81.0%,化疗组为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可以更好地控制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扩增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17pl3.3 位点的3个微卫星标志,即D175643, D175926 和D1751574,并比较和确定杂合子等位基因缺失。结果 3个微卫星标志总的杂合率为89.8 % (79/88) ,杂合缺失率为41.7 % (33/79) ;杂合缺失与肝细胞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明显相关(P<0.01)。结论 染色体17pl3.3 位点杂合缺失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之一,该位点的缺失与肝癌门静脉癌栓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瘦素(leptin)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分结肠癌组(40例)、溃疡性结肠炎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并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癌胚抗原(CE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结肠癌组血清TC、TG、瘦素、CEA、VEGF含量升高(P〈0.05),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TG、瘦素含量升高(P〈0.05);与结肠癌组比,溃疡性结肠炎组血清瘦素、CEA、VEGF含量降低(P〈0.05),TC、TG含量无明显改变。血清瘦素与TC、TG、VEGF呈正相关,而与CEA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可能通过VEGF发挥其对结肠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节拍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是指采用小剂量化疗药物,即相当于常规剂量的1/10~1/3,较频繁地给药的化学治疗方法,其抗瘤原理是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达到最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目的,节拍化疗还可以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如与分子靶向药物联用,被称为节拍疗法(metronomic therapy)。我们采用节拍疗法治疗1例晚期肝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5例多西他赛致严重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救治情况,以引起临床对这一少见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9例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5例(1.9%)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其中肺癌2例,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均以呼吸困难、憋气为首发症状,并出现于多西他赛治疗的第2~4个周期内,经过CT检查发现间质性肺炎改变。均给予激素(泼尼松或甲基氢化泼尼松龙)治疗,2例患者于症状出现后2~5 d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其中1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死亡,1例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后存活。另3例未发生呼吸衰竭,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后肺部情况好转。结论:间质性肺炎是多西他赛的一种罕见的和具有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付艳  杜楠  孙君重  康欢荣 《中国医药》2012,7(10):1248-1250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学疗法(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 将82例胃癌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香菇多糖加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治疗2周后对患者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9%(26/42)和40%(1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59±9)%比(50±8)%,(37±6)%比(34±4)%,(1.65±0.45)比(1.24±0.25),(37±8)%比(28±6)%],CDs低于治疗前[(24±4)%比(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01±0.30)比(1.26 ±0.22),(24±6)%比(28±6)%],CD3高于治疗前[(51±7)%比(4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上升患者比率为47.6%(20/42),明显高于对照组[25.0%(10/40)](P <0.05).观察组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12/42)比45.0%(18/40),33.3%(14/42)比50.0%(2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卵巢癌腹水中exosomes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以exosomes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离心超滤联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4例恶性腹水中的exosomes,经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通过免疫胶体金技术和Western杂交技术鉴定和确定exosomes的HSP70、HLA-Ⅰ、HLA-Ⅱ、NY-ESO-1、MAGE-A1及MAGE-C2等抗原分子表达。结果 卵巢癌患者恶性腹水中exosomes为直径30~80nm的膜性囊泡结构,圆形或椭圆形,腔内为低电子密度成分;经上述相应抗原的抗体 胶体金免疫电镜标记,囊外膜及腔内可见颗粒状电子致密物沉积。Western杂交也证实上述抗原的存在,但在4例卵巢癌恶性腹水来源的exosomes中,各类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谱或表达量是不同的。结论 卵巢癌腹水来源的exosomes富含各类肿瘤抗原、HSP70、HLA-Ⅰ和HLA-Ⅱ等免疫相关分子,并且在不同的卵巢个体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通过对腹水中exosomes免疫相关分子检测,有可能为以exosomes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Ⅲ期或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患者采用半抗原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以DTIC、DDP为主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5~6个周期的化疗,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18.8±7.9)个月优于对照组的(13.4±5.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客观反应率、临床获益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半抗原DNP原位免疫疗法联合化疗可有效增强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骨髓转移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转移规律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女性乳腺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乳腺癌骨髓转移发生时间、激素受体状况等及不同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24例联合化疗,25例单药化疗,13例未接受化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用Log—rank方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结果62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30~71岁),中位病程21个月(1~49个月)。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30例(48.4%),阴性19例(30.6%)。发热14例(22.6%)和(或)血象的一系或三系降低34例(62.9%)是乳腺癌骨髓转移的常见表现。联合化疗和单药化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16个月(QPH=7.38,P=0.0335),未接受化疗者中位生存期仅1个月。骨髓转移发生偏晚,一般有多处转移尤其是骨转移的背景。结论骨髓穿刺有利于早期发现骨髓转移;骨髓转移晚期体质较弱,单药化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与联合化疗组的患者相比具有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