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及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水平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60例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包括M1 4例,M2 15例,M3 13例,M4 15例,M5 13例)uPAR(CD87)及uPA表达情况,将治疗前患者定义为治疗前组,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定义为治疗后组,并分析两组表达的差异.结果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浆中uPA水平和骨髓单个核细胞uPAR水平治疗前高于治疗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uPA表达水平及uPAR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治疗前r1=0.874,治疗后r2=0.943;P <0.05).结论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前uPAR(CD87)及uPA表达高于治疗后,并且二者具有协同表达关系,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情监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是机体一种常见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主要由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合成和分泌。当与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uPAR,CD87)结合后,uPA活化并参与白细胞浸润及组织重建有关的蛋白水解系统〔1〕。uPAR高表达的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常出现髓外组织的浸润,提示其在白血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收治的1例腺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诊治过程,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女性, 22岁, 以发热起病, 全血细胞减少伴铁蛋白和可溶性CD25升高, 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减低, 腺病毒抗体IgM阳性, CT示双肺渗出, 进展到呼吸窘迫综合征。建立ECMO系统及抗噬血活动等综合治疗后, 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ECMO成功救治腺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 提示在细胞因子风暴情况下实施ECMO治疗是可行的, 但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来指导如何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CA作用于MDS细胞模型后的表型及分子机制,通过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细胞凋亡等多重维度研究化疗药物作用于MDS细胞后的反应,揭示DCA治疗MDS的分子机理及其与SHP-1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DCA处理后的MDS细胞存活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DCA对MDS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免疫蛋白印迹和real time PCR实验研究DCA治疗MDS的作用机制。结果:实验发现,DCA作用于MDS skm-1细胞能抑制肿瘤增殖,且2. 0及5. 0μmol/L DCA组相对0. 5μmol/L DCA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吸光度降低、抑制效应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应用DCA后MDS skm-1细胞穿过Transwell上室底膜的数量显著下降。在0. 5、2. 0及5. 0μmol/L DCA处理后,MDS细胞凋亡率依次为4. 54%、9. 31%及16. 58%,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3. 20%。这表明,细胞凋亡率随DCA浓度显著增加。在经不同浓度DCA处理的MDS细胞系中,SHP-1基因甲基化状态随着药物浓度升高而减弱,SHP-1表达量升高,STAT3表达量减少,而STAT3磷酸化水平则受到明显抑制。结论:通过对DCA作用于MDS细胞后的表型反应分析,发现其主要通过抑制增殖和转移并诱导凋亡来干预MDS,并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这揭示了DCA治疗能够改善SHP-1基因的甲基化进而抑制p-STAT3表达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恶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无效造血并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主要特点。MDS克隆细胞获得增殖优势和促使疾病进展的因素尚不清楚。大量实验表明,骨髓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异常导致MDS的发生并促进疾病向AML转化。MDS来源的MSC存在衰老现象,其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基因的表达异常,导致其形态、增殖、分化、分泌功能改变,致使其支持正常造血功能下降,促进疾病向AML转化。对MDS中克隆细胞和MSC均有作用的药物临床实验结果令人满意,这说明干预MDS造血细胞和间质细胞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MDS的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本文就MDS治疗现状、MDS-MSC衰老及表型特点、衰老MDS-MSC支持造血功能的变化。MDS-MSC在MDS预后中的意义及MDS-MSC作为MDS治疗的潜在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估入院时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自2017-10-2019-01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83例AMI患者,均于急诊科采血检测血常规,观察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PLR,采用四分位数间距将PLR分为4组,1组:PLR98.39(45例),2组:PLR 98.39~137.10(46例),3组:PLR 137.11~197.72(46例),4组:PLR197.72(46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LR与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应用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不同PLR组间,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事件的发生无显著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Killip分级是影响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主要因素[OR(95%CI)=1.800(1.018~3.184),P=0.043]。同时PLR的多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NLR与PLR之间存在相关性[OR(95%CI)=9.015(2.334~34.813),P=0.001]。结论:PLR与A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无显著相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虽然成人Ph染色体阴性的急性淋巴细胞(Ph-ALL)的治疗效果落后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但是随着对ALL生物学特点认识的进展治疗效果也取得进展,与儿童ALL疗效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采用儿童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遗传学特点和微小残留病变进行危险性分层并调整缓解后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在成人Ph-ALL的治疗中取得初步成功。现将近年来Ph-ALL的治疗进展做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T/髓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优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22年12月收治的1例老年T/髓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3岁女性, 因牙龈出血1个月余、发现血小板降低9 d入院。行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检查, 基因突变筛查检测到DNMT3A、JAK3、NOTCH1, 综合诊断为T/髓MPAL,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3分,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指数(HCT-CI)0分, 危险分层为衰弱(Frail), 予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 且耐受性好。结论老年人T/髓MPAL常见甲基化基因突变, 使用维奈克拉+去甲基化药物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 并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低甲基化药物(HMA)广泛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耐药现象几乎普遍存在。本文重点阐述HMA的免疫机制以及去甲基化治疗后免疫检查点受体表达上调是形成继发耐药的潜在机制。加深对ICP在HMA耐药机制中的认识,为在MDS中引入免疫检查点阻滞治疗(CBT)提供理论基础。免疫检查点通路(ICP)在HMA耐药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CBT已是多种实体肿瘤的既定治疗方案,在部分血液肿瘤中也具有辅助治疗作用。CBT在MDS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有待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积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通过观察不同分型MDS患者单个核细胞中酪氨酸磷酸酶( SHP-1)、c-ki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SHP-1、c-kit基因在MDS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