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编码纤维蛋白的 FBN1基因突变引起.MFS患病率0. 065‰~0. 2‰[1].MFS涉及许多系统病变,最主要的是眼、骨骼和心血管系统.主动脉夹层形成、破裂是MFS患者主要死因.由于MFS的高遗传性以及妊娠增加了MF...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并发早期感染的60例患者,收集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采用清创联合抗菌药物局部持续灌注引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清创联合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样本中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0株(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00%)为主要致病菌;革兰氏阴性菌56株(62.22%),以铜绿假单胞菌(28.89%)为主要致病菌;真菌4株(4.44%)。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及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性较高。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ODI显著降低(P<0.05);体温及WBC...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两种城乡划分标准对天津市1999-2015年脑内出血(ICH)死亡率长期趋势的影响,并开展比较研究,以期科学选择城乡标准,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根据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行政区划类别两种城乡划分标准分析1999-2015年天津市居民ICH标化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分别采用Joinpoint回归和Moses变异度检验比较两种城乡划分标准下ICH的标化死亡率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采用Joinpoint4.3和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15年天津市ICH标化死亡率为72.41/10万~29.00/10万,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ICH标化死亡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下降速度快于农村。相对于行政区划类别城乡标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标准的城乡ICH标化死亡率下降趋势更明显,城市(或农村)内部线性集中趋势更好,同时ICH死亡率在城乡间具有较高的离散区分度(P0.05)。结论农村人群为ICH死亡重点关注人群。单纯行政区划城乡标准变动频繁,可能会对心脑血管疾病长期趋势分析造成错分偏倚。户籍城镇化率城乡标准下,城市或农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趋势更稳定,城乡差异被发现的可能性更大,选择并优化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流行规律的城乡划分标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TSPAN7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tspan7基因所编码的四次跨膜糖蛋白,在脑组织和胰腺中高度表达。目前研究发现TSPAN7能够在细胞膜形成TSPAN富集微域(Tspan-enriched microdomains, TEM)或TSPAN网,参与调控细胞内外信息传递与物质交流、细胞骨架、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形态等生物过程。同时,TSPAN7在多种细胞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中,TSPAN7作为一把双刃剑,通过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发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能力;在免疫细胞中,TSPAN7可以作为肌动蛋白成核和稳定的正调控因子,参与DCs形态发生;在神经细胞中,TSPAN7参与突触传递和神经元形态发生;在胰岛细胞中,TSPAN7通过调节β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通道进而控制钙(Ca2+)进入胰腺β细胞,影响胰岛素分泌。TSPAN7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发挥相应作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发生改变,参与肿瘤、精神疾病、Ⅰ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综述TSPAN7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动物模型研制、疾病诊断、药物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成人暴发性心肌炎(FM)患者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后24 h的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选取2016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使用ECMO治疗的成年FM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秉承“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共赢”理念,积极发挥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职能作用,在近十年笃行不怠的摸索中,积极推进了肿瘤标志物领域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应用,促进了基础、临床及产业合作,建设了服务新型肿瘤标志物创新转化基础工程的“六大体系”,充分发挥了积极的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活跃于微信社交软件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设计,2017年11月通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及健康生活”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活跃于微信软件的天津市居民进行线上调查,采用方便样本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活跃于微信软件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9.4%,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和职业的调查对象其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其他因素后,女性、低年龄组、户籍属于市区、文化程度高、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是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有利因素。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号调查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布不平衡,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影响居民对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公众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究早期液体平衡和乳酸清除率对接受ECMO辅助治疗AMI合并CS患者的短期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CMO治疗的49例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上机后30 d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27)和死亡组(n=2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MI合并CS患者ECMO上机后30 d死亡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24 h液体平衡、24 h乳酸清除率及联合指标在预测AMI合并CS患者ECMO上机后30 d预后的价值,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肌酐、罪犯血管左主干或左前降支、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例、24 h液体平衡、上机24 h乳酸高于生存组,24 h乳酸清除率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2,95%CI(1.00...  相似文献   
9.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IABP联合ECMO对AMI合并CS患者的疗效,AMI合并CS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病房)住院的应用IABP救治的AMI合并CS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应用ECMO分为IABP组(n=65)及IABP+ECMO组(n=26)。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患者出院12个月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应用ECMO的影响因素。 结果 IABP组IABP后心搏骤停比例、24 h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水平、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气管插管应用比例、肺部感染比例、下肢缺血比例、急性肾损伤比例、消化道出血比例、出院后12个月生存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应用比例低于IABP+ECMO组(P<0.05),CCU住院时间短于IABP+ECMO组(P<0.05),年龄高于IABP+ECMO组(P<0.05)。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和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乳酸、pH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对收缩压、舒张压、乳酸、pH值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心率主效应不显著(P>0.05);组别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乳酸、pH值主效应不显著(P>0.05)。其中两组治疗后24 h、72 h收缩压、pH值均高于上机前,乳酸水平低于上机前;两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pH值高于治疗后24 h,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后24 h(P<0.05)。IABP组治疗后24 h、72 h舒张压均高于上机前(P<0.05)。IABP+ECMO组治疗后72 h收缩压高于IABP组(P<0.05);IABP+ECMO组治疗后24 h的乳酸水平低于IABP组,pH值高于IAB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后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IABP联合ECMO能改善AMI合并C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患者1年生存率,年龄、24 h VIS、IABP后心搏骤停是AMI合并CS且应用IABP的患者需要ECMO支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风险评分对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2017年4月—2021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 接受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ECMO辅助治疗的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ECMO置入后30 d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 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ECMO治疗的相关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临床决策(DCA)曲线比较ACEF、AMI-ECMO、Encourage、SAVE 4种风险评分对ECMO置入后30 d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根据DCA曲线评估结果, 选取较优风险评分。参考既往文献将较优的风险评分分级, 绘制患者ECMO置入后30 d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共纳入40例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 年龄(57.4±16.7)岁, 男性31例(77.5%), 其中死亡组21例(52.5%), 生存组19例(47.5%)。与生存组相比, 死亡组乳酸值高、前降支或左主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