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腹腔镜技术在我院胃肠肿瘤手术中的大量应用,评价其安全性、疗效性、优越性及经济性,以探究其推广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263例使用腹腔镜技术诊治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3例手术中成功242例。术中平均失血量100.5 ml,平均手术时间160.8 min,术后平均离床活动时间26.4 h,术后平均52.4 h 胃肠功能恢复,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在基层医院安全可行、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经济学评价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以提升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基础免疫调节、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运用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培育小鼠的肝癌细胞,高效液相色谱和亲和层析技术分离肿瘤HSP70、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技术进行HSP70的检测,以清洁级小鼠进行治疗实验,用ELISA讲行细胞因子的分析。结果:治疗组荷瘤鼠移植瘤重量、体积均显著减小,肿瘤转移率显著降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P<0.05或P<0.01),其中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荷瘤鼠肿瘤均消失,无转移,均获得长期生存(>90天);治疗组血清中IFNγ-、CXCL-9、CXC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以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升高尤为显著。结论:联合免疫疗法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基础免疫调节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有促进和增强作用,研究证明联合免疫疗法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疗法对改善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疫苗的安全性,研究其生物活性,为应用HSP70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提纯人、小鼠肿瘤细胞中的HSP70。通过动物实验观察HSP70的生物安全性及其抗肿瘤作用。用ELISA法测定HSP70免疫后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水平。结果所有实验小鼠在皮下接种10倍于人类临床研究剂量的HSP70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用HSP70免疫后,小鼠周围血中Th1型细胞因子IFN-和趋化因子CXCL-9、CXCL-10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SP70肿瘤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抗肿瘤免疫活性,对治疗人类恶性肿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介入放射医务人员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肿瘤外科2011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4例放射性甲状腺癌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依据国家制定的最新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例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例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依据最新诊断标准,4例患者均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30例患者仅诊断为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吸收放射线剂量与潜伏期的相关系数r=0.07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前尚未发现除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外的放射性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不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一种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可能是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一种病理类型;不仅放射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与甲状腺吸收放射线剂量、潜伏期呈显著的正相关,放射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与甲状腺吸收放射线剂量、潜伏期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在乳腺脓肿伤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乳腺脓肿切开术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日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肉芽生长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日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换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性换药法相比,乳腺脓肿切开术后采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冲洗系统能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费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者均行近端胃D2根治调节性双通道连续间质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对照组46例患者均行全胃D2根治食管空肠袢式吻合术.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术后营养情况、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进行考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近期并发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9.15%,远低于对照组67.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及2年时,观察组患者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贲门癌近端胃D2根治调节性双通道连续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病理特点、诊断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汉中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3例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国家制定的放射性甲状腺癌与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例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根据最新诊断标准,2例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1例仅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不能诊断为放射性甲状腺癌。结论放射性甲状腺癌的绝大多数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是一种病理类型;从事放射介入工作时间3年8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发生放射性甲状腺癌;慢性放射性甲状腺炎可以转变为放射性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分析人大肠癌细胞HSP70活化CIK细胞和普通CIK细胞的杀瘤活性,为该类CIK的临床应用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用液相色谱法提纯人大肠癌细胞中的HSP70.取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CD3单克隆抗体、IFN-Υ、IL-1α、IL-2等细胞因子对其诱导、培养获取CIK细胞;运用GM-CSF、IL-4、TNF-α等细胞因子对其诱导、培养获取DCs,HSP70诱导活化DCs,按HSP70活化的DC∶CIK=1∶3混合培养1周.用MTT法进行杀瘤活性试验.[结果]人大肠癌细胞HSP70活化的CIK细胞和普通CIK细胞的杀瘤活性相比较,在效靶比例为10∶1、20∶1、40∶1时,杀伤活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普通的CIK细胞相比,肿瘤细胞HSP70活化的CIK细胞具有更强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