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维生素C碳点对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口腔鳞癌)KB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5、10、20、40和80 mg·L-1)维生素C碳点体外处理口腔鳞癌KB细胞作为实验组,以0 mg·L-1维生素C碳点组作为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KB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40和80 mg·L-1维生素C碳点组KB细胞的增殖率及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40 mg·L-1维生素C碳点组KB细胞中LC3 Ⅱ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维生素C碳点能够有效地杀伤口腔鳞癌KB细胞,抑制KB细胞的增殖并减弱其克隆形成能力,其杀伤作用可能与KB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3.
自噬与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2种方式,均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及调控。自噬与凋亡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正常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自噬与凋亡在发生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交叉串扰,使二者之间能够发生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又对肿瘤的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本文分别从自噬与凋亡的发生过程、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自噬与凋亡对肿瘤发展过程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BMSCs)对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归巢作用,并观察mBMSCs影响下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方法:以全骨髓法分离提纯mB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进行鉴定。将m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对照组和Cal27细胞实验组,将正常培养基、Hacat细胞条件培养基和Cal27细胞条件培养基分别与mBMSCs共培养后,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mBMSCs迁移的细胞数。再将Cal27细胞分为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和与mBMSCs共培养Cal27细胞实验组(共培养组),共培养组使用Transwell法共培养Cal27细胞和mBMSCs,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共培养后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共培养后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mBMSCs多数细胞呈短梭形,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细胞突长短不一,细胞排列整齐。流式细胞术检测,mBMSCs表面标志物CD44、CD29和Sca-1呈阳性,CD45和CD11b呈阴性。与空白对照组和Hacat细胞对照组比较,Cal27组细胞实验归巢至Cal27细胞的mBMSCs数量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比较,共培养组Cal27细胞从共培养第3天起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克隆形成数增加。细胞迁移实验,共培养组Cal27细胞穿膜细胞数较单纯Cal27细胞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mBMSCs可归巢至舌鳞状细胞癌,促进舌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促进舌鳞癌的发展,提示mBMSCs可作为抗肿瘤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介导miRNA-2861(miR-2861)模拟物转染MC3T3-E1细胞系,探讨miR-2861/PEI复合物在前成骨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其对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将适量的PEI分别与miR-2861和阴性对照(NC)以元素N/P=10的比例混合形成基因/载体复合物。将miR-2861/PEI复合物作为实验组,NC/PEI复合物作为阴性对照组以排除人工合成的双链基因对成骨作用的干扰。采用MTT法筛选PEI复合miR-2861模拟物的最佳使用浓度;应用荧光成像和茎环法RT-PCR技术分别检测10、30、50和100 nmol·L-1 miR/PEI复合物对MC3T3细胞的瞬时转染效率和miR-2861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技术和茜素红染色检测用选定浓度瞬时转染miR-2861/PEI复合物作用下MC3T3细胞的成骨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 nmol·L-1 miR-2861/PEI复合物作用72h时MC3T3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随转染浓度增加,miR-2861/PEI复合物在MC3T3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逐渐升高。茜素红染色及定量分析,实验组诱导21 d后出现较多的钙盐沉积结节,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较少。结论:以PEI作为载体可使miR-2861模拟物有效转染MC3T3-E1细胞并在细胞中高表达,miR-2861模拟物具有一定的促MC3T3-E1细胞成骨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碳点(carbon dots, CDs)在MC3T3-E1内的跨膜转运机制与其特点.方法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采用一步微波法制备出荧光CDs. 使用MTT法检测CDs对MC3T3-E1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MC3T3-E1对CDs的细胞摄取过程,同时观察时间、浓度、温度、跨膜抑制剂及能量抑制剂对CDs跨膜转运的影响.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在CDs跨膜转运的过程中细胞膜表面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CDs在加入后15min被 MC3T3-E1摄取,分布均匀,受时间、浓度、温度和各抑制剂影响,细胞摄取率随时间延长和剂量递增而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低温4℃组能量抑制剂-叠氮化钠(sodium azide,SA)组细胞摄取率显著降低(P<0.01),网格蛋白抑制剂-氯丙嗪(chlorpromazine,CPZ)组细胞摄取率明显降低(P<0.05),无血清培养基(serum-free medium,SFM)组细胞摄取率显著升高(P<0.01).在细胞摄取15min时细胞膜表面出现大小均匀的凹陷.结论 CDs在MC3T3-E1内的细胞摄取是一个时间、剂量依赖性且耗能的动态过程.血清抑制细胞摄取.CDs主要通过网格蛋白途径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P)共转运体系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证实阿霉素(doxorubicin,DOX)与MDR1sh RNA共同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SNP,通过表面修饰阳离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使其带有正电荷,能够与带负电的MDR1sh RNA相结合,同时将抗肿瘤药物DOX吸附于介孔内部,形成载药、载基因的共转运体系。体外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通过MTT法测定DOX对口腔鳞癌细胞株KB及耐药株KBV的半抑制浓度IC50;使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7-AAD双染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测得所合成的MSNP尺寸为100~200 nm,表面介孔直径约3~5 nm,分散性较好,尺寸较均一;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得IC50(KB-DOX)=182.9 ng/m L、IC50(KBV-DOX)=9 233.5 ng/m L,计算耐药株KBV的耐药倍数为50.483 871倍;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测得转染效率为6.73%;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单纯载药、载基因组相比,双载组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Annexin V-FITC/7-AAD双染法经流式细胞仪测得单纯载药、单纯载基因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74%、10.08%,而双载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到25.68%。结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共转运体系能够有效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与单纯载药、载基因组相比,同时应用DOX与MDR1sh RNA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叶酸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合成的荧光碳点跨MC3T3-E1细胞膜转运途径、胞内分布其对细胞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以叶酸和PEI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细胞成像功能的荧光碳点,采用MTT法筛选碳点的最佳使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叶酸组和碳点组,通过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检测评估碳点的生物相容性;通过胞膜窖途径抑制剂制霉菌素、巨胞饮途径抑制剂诺考达唑的使用,探讨细胞摄取碳点的途径;利用碳点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射蓝色荧光的特点,通过各种细胞器探针进行荧光共定位以观察碳点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4 h时100~450mg·L-1碳点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0.05);在48h时,当碳点浓度达到350 mg·L-1时,细胞增殖率仅有空白对照组的68.4%(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碳点组G0期和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G2期和M期细胞比例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叶酸组和碳点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P>0.05),但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制霉菌素组细胞摄取碳点量减少(P<0.05)。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碳点的蓝色荧光与线粒体的红色荧光较好重叠,与溶酶体的红色荧光较好重叠,与内质网的红色荧光不完全重叠,与高尔基体的红色荧光重叠得较差。结论:碳点生物相容性较好,被细胞摄取后可以分布至细胞质的主要细胞器上,可作为一种非病毒载体应用到转基因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类疾病越来越常见,促进细胞的成骨分化是治疗骨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噬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活动,对于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重要意义。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膜系统的重要组成结构之一,可参与自噬体的形成。本文主要围绕高尔基体、自噬和成骨分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α-氮化硅(α-Si3N4)与多微孔纳米二氧化硅(SP1SiO2)的最佳熔附温度、熔附时间和最佳填料比例,阐明其对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方法:将α-Si3N4晶须和SP1SiO2颗粒按质量比5:1混合,以250℃·h-1的升温速度分别升至500℃、650℃、800℃、950℃和1 100℃,并分别保持10 min、30 min和3 h,即为α-Si3N4-SP1SiO2熔附体复合树脂组,同时设立SP1SiO2颗粒组、α-Si3N4晶须组和α-Si3N4与SP1SiO2混合未熔附组(混合组),选择2种市售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环己烷溶液处理后与树脂基质按质量分数60%充分混合、聚合制作试样,测试挠曲强度并分析其断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再将配比为2:1的α-Si3N4与SP1SiO2混合,最佳熔附条件熔附,环己烷溶液处理后与树脂基质按20%、40%、60%、70%和75%质量分数充分混合、聚合,选择2种市售复合树脂作为对照组,测试挠曲强度并分析其断面SEM形貌。结果:α-Si3N4-SP1SiO2熔附体复合树脂组800℃、30 min时挠曲强度值最大,挠曲强度值均明显高于SP1SiO2颗粒组、α-Si3N4晶须组、混合组和2个对照组(P<0.05),断面SEM形貌与力学性能相符。α-Si3N4-SP1SiO2熔附体复合树脂挠曲强度随着α-Si3N4与SP1SiO2熔附体填料比例从20%增加至60%逐渐增大(P<0.05),填料比例为60%~70%时挠曲强度值增加不明显,填料比例为70%~75%时挠曲强度值减小,填料比例为60%和70%时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值均明显高于填料比例为20%、40%和75%时复合树脂及对照组,断面SEM形貌与力学性能相符。结论:α-Si3N4与SP1SiO2最佳熔附条件是800℃处理30 min;α-Si3N4与SP1SiO2熔附体填料最佳比例为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