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巴爽  郝丽红  郭静 《临床荟萃》2011,26(22):2011-2012
例1,男,10天,主因皮肤瘀斑10天伴发热2天,于2008年8月15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8周,剖宫产,羊水Ⅲ度污染,否认胎盘、脐带异常,否认生后窒息史。患儿生后即出现全身瘀斑,呈进行性消退,于入院前2天出现低热,伴有双下肢水肿。生后查血小板(PLT)19×109/L。外院曾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BM)脑脊液(CSF)中激活素A(Activin A,ACT 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其在BM病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对住院的62例BM(治疗总疗程4周及以上)进行了12~18个月的回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有后遗症和并发症组(A组)及无后遗症和并发症组(B组),并设对照组(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监测A B两组患儿CSF中ACT A水平。结果:A、B两组急性期CSF中ACT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高于C组(P<0.001)。治疗1周后,A、B两组CSF中ACT 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A、B两组CSF中ACT 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A组CSF中ACT A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01)。治疗4周后,A组CSF中ACT A水平继续降低,B组CSF中ACT A水平有所回升,A组明显低于B组(P<0.001)。结论:ACT A参与BM的整个病程,通过动态监测CSF中的ACT A水平,对BM的病情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可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过低的ACT A水平可能与不良预后有关。恢复期脑脊液中高水平的ACT A及糖的含量是BM发生后遗症的保护因素,而临床惊厥发作、急性期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是其危险因素。对各危险因素(治疗前后)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可能对BM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BM)脑脊液(CSF)中激活素A(ACT 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8例确诊BM患儿,进行3~18个月的随访及回顾性分析,分为有并发症和后遗症组(A组)和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组(B组)。另收集同期住院的非颅内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ELISA法动态监测3组患儿CSF中ACT A水平。结果 A组患儿急性期CSF中ACT A水平为(544.39±149.62)ng·L-1,B组CSF中ACT A水平为(480.82±128.24)ng·L-1,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均高于C组[(181.06±45.20)ng·L-1](Pa<0.01)。治疗1周,A组CSF中ACT A水平为(315.84±86.35)ng·L-1、B组为(338.25±99.43)ng·L-1,2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a<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治疗2周,A组CSF中ACT A水平为(188.19±43.38)ng·L-1,B组为(203.86±50.73)ng·L-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治疗3周,A组CSF中ACT A水平为(107.65±17.65)ng·L-1,B组为(169.36±28.90)ng·L-1,A组明显低于B组(P=0.000)。治疗4周,A组CSF中ACT A水平为(98.54±28.54)ng·L-1,B组为(181.84±35.01)ng·L-1,A组显著低于B组(P=0.000)。结论 ACT A参与新生儿BM的发病过程,动态检测CSF中ACT A水平,对评估新生儿BM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于生后3 h、24 h釆末梢血监测血糖,对比观察两组窒息患儿血糖变化。结果轻度窒息组64例,重度窒息组36例。生后3 h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35例(54.69%),明显低于重度窒息患儿的33例(91.67%);生后24 h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7例(10.94%),也明显低于重度窒息患儿17例(47.22%);轻度窒息组患儿3 h平均血糖(3.56±1.98)mmol/L,24 h平均血糖(3.57±1.52)mmol/L,重度窒息组患儿3 h平均血糖(6.93±1.57)mmol/L,24 h平均血糖(7.21±3.44)mmol/L,重度窒息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对窒息患儿生后要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应把血糖的变化作为常规判断病情与对症治疗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巴爽  张宏艳△ 《天津医药》2018,46(11):1181-1185
摘要: 目的 探讨钙释放激活钙调节蛋白1 (CRACM1/ORAI1) 基因rs37415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与川崎病 (KD) 易感性及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 (CALs) 是否相关。方法 将确诊的46例KD患儿 (病例组) 和2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 纳入本研究, 并根据是否出现CALs将病例组分为CAL组 (20例) 和无CAL (NCAL) 组 (26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技术联合基因直接测序技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ORAI1基因rs3741596位点SNP,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到ORAI1基因rs3741596位点SNP, 其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分别为0.712和0.499, 均P>0.05), 而在CAL组和NCA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分别为 6.524 和 6.891, 均 P<0.05); 携带 G 等位基因使 KD 患儿并发生 CALs 的危险性增加(OR=5.444, 95%CI: 1.386~ 21.380)。结论 ORAI1基因rs3741596位点SNP可能与KD易感性无相关性, 但与KD并发CALs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分析有利于VLBWI喂养成功的要点.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151例VLBW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喂养不耐受相关的因素.结果 47.7% (72/151)的VLBWI出现喂养不耐受,排便功能差及合并感染时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Wald x2值分别为7.748、4.555,P值分别为0.05、0.033);性别、多胎妊娠与喂养不耐受无明显关系(P均>0.05).结论 VLBWI喂养不耐受与感染因素及自主排便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