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慧  张益  巩亮 《贵州医药》2007,31(6):539-540
中心静脉置管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10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为临床抢救重危患者、术中中心静脉压监测、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血液透析、各种介入治疗以及中、晚期肿瘤患者长期输液建立了简便、安全、快速的途径。我们于2004~2006年对手术病人采取不同穿刺点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过适当术前准备的非急诊住院外科手术病人,年龄23~65岁,性别不限,ASA I~Ⅱ级。1.2试验分组240例病人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A组:经中路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组;B组:经后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组;C组:经锁骨中内1/3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D组:经锁骨中外1/3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组。1.3穿刺方法深静脉穿刺包选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穿刺包,型号均为16G。所有病人的穿刺操作在全麻插管后进行。全部病人选择右侧进路。选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对侧,调整手术床使病人呈头高脚低位,有利于静脉充盈。A组病人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交汇点即颈动脉三角顶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同侧乳头[1]。B组病人以胸锁乳突肌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较破口直径大1 ~2 mm的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观察介入封堵术即刻及术后1、7d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变化,并于术后第30、90、180天随访观察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的变化.结果 超声测量4例患者窦瘤破口直径为(9.3±3.6)mm,升主动脉造影测量窦瘤破口直径为(8.7±4.2)mm.术后无溶血、主动脉瓣反流等并发症.术后7、30、90、180 d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右心房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封堵器对瘤壁及冠脉开口、主动脉瓣无影响.结论 应用国产小腰大边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治疗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系统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对儿童(<15岁)及成人(15~65岁)右心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2013年111例行介入治疗的 ASD 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评估封堵前后儿童与成人右心结构变化,采用心脏彩超、心电图记录封堵器脱落、瓣膜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儿童及成人术后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肺动脉内径(PA)、右心室流出道(RVOT)均明显减小(P <0.05),随访过程中小于1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5~6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儿童及成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1.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ASD 介入可改善右心结构,儿童和成人均能受益,且儿童和成人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6.
动脉导管未闭(Patertductus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常见于婴幼儿和儿童.我院今年采用Amplatzer蘑菇伞封堵器治疗PDA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误诊的原因,并提出诊断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误诊情况、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中共发生误诊6例,误诊率为33.3%.误诊为心绞痛3例、心肌梗死1例、慢性胃炎2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1%.大多数的专家认为PDA一经诊断就必须进行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能够通过介入方法治愈[1-3].但对晚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SPH)的PDA患者,PDA封堵术在判断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同时,还可进行封堵治疗,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4],中短期疗效安全稳定[5],但仍缺乏长期的疗效评价.本文旨在对18例PDA合并SPH患者经导管封堵方法、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问题进行总结,以探讨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经导管封堵治疗的PDA合并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在80 mmHg或以上、肺动脉平均压在60 mmHg或以上)的病人14例,回顾性分析病人术中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经导管封堵治疗14例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中12例患者获成功(成功率86%)。其中9例病人肺动脉收缩压由85~115(平均100mmHg)降至55~95 mmHg(平均72mmHg),肺动脉平均压由68~92 mmHg(平均78mmHg)降至31~55 mmHg(平均45 mmHg),3例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下降超过20 mmHg,平均压下降超过15mmHg,3d后复查超声提示肺动脉收缩压下降达30 mmHg。2例双向分流病人封堵后压力无下降,其中1例有呼吸困难症状l,例封堵后肺动脉压力较封堵前轻度升高,均放弃封堵。结论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人行介入封堵时,在严格掌握封堵指征的情况下,封堵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双向分流者,观察指标的要求应更加严格,封堵治疗应更加慎重。  相似文献   
10.
背景:虽然镍钛合金封堵器置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后期发生心律失常并发症的概率较大。目的:观察镍钛合金对大鼠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及雷尼丁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于心尖部植入镍钛合金丝,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特殊处理,术后1,3,6个月取材,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与雷尼丁受体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及雷尼丁受体蛋白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炎症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实验组镍钛合金植入大鼠心肌后,炎症细胞浸润,引发炎症反应,伴纤维组织增生,随着植入时间延长,炎症反应逐渐消失;对照组未见炎细胞浸润。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雷尼丁受体基因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应的蛋白表达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表明镍钛合金丝不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泵、雷尼丁受体的表达,提示镍钛合金封堵器相关心律失常可能与肌浆网钙泵、雷尼丁受体蛋白表达异常机制关系不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