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迄今,国内外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外膜电图的变化尚未见报道。本文观察了10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脏不同部位心外膜电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利用家兔心外膜电图开展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方法动物:家兔10只,雌雄兼有,体重1.75—2.55kg。麻醉:20%乌拉坦溶液5-6ml/kgiV。手术及实验:仰卧位固定动物,做颈总动脉插管测血压;开胸、做心包摇篮后在家兔心脏冠脉左室支中1/2处套可以000号双道丝线备结扎时用。用无创伤缝合针做电极、细漆包线做  相似文献   
2.
崔燕宁 《健康》2021,(12):56-58
Q 常听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抱怨"年岁大了,握东西没劲儿,蹲下后站起来费劲".那么,如何在保护自己不受伤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锻炼、保持健康呢? A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老年人更需要锻炼.当然,50或60岁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20、30岁年轻人的身体状况在生理上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上了年纪的人很难和年轻人一样,去做完全相同的体育项目. 运动是保持生活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大都在30岁后肌肉的分解大于合成.研究表明,30 ~ 40岁后每10年肌肉的质量和数量就有3%~ 5%的流失.50岁后,尤其是女性,肌肉流失加速;到60岁左右,肌肉流失将达到30%,而80岁以上人的肌肉流失量几乎是年轻时肌肉总量的50%.随着肌肉质量的减少,更容易发生跌倒,也就更容易骨折.  相似文献   
3.
对缺血心肌再灌流早期发生的心律失常,人们多从心脏本身研究其机制,而很少考虑与下丘脑的关系。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缺血心肌再灌流30秒内弱电流(数拾微安)刺激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对心律的影响,从而探讨缺血心肌再灌流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下丘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2种比对方案对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常规检验项目进行方法比对、偏倚评估和校准,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项目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量值溯源,为实现不同实验室间检验结果一致性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参照 WS/T407‐2012文件,通过对各检测系统参加该研究的9个项目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初步性能评价,以项目最大变异系数(CV)与最小 CV 间差异小于2倍者参照 WS/T407‐2012文件方案进行比对;以项目最大 CV 与最小 CV 间差异大于2倍者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EP9‐A2文件方案进行比对;用目标检测系统赋值的新鲜血清对不具可比性的项目作校准,再进行偏倚评估,实现量值溯源。结果初步性能评价显示除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其余项目最大 CV 与最小 CV 间的差异小于2倍;参照 WS/T407‐2012比对方案,检测系统1的总胆固醇、总蛋白,检测系统2的尿素氮,检测系统3的总蛋白偏差(R 值)大于1/3允许误差,结果不具可比性;用赋值的新鲜血清校准后再进行可比性验证,各项目的偏差 R 值小于1/3允许误差,符合比对要求;参照 EP9‐A2比对方案,将各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的 ALT 进行相关分析,检测系统2在医学决定水平(20 U /L)的相对偏差(SE%)大于1/2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规范(CLIA′88),结果不具可比性;各试验系统经赋值的新鲜血清校准后再与目标系统进行相关分析和可比性验证,检测系统2的 SE%小于1/2 CLIA′88,符合比对要求;检测系统1的 SE%较赋值校准前有明显改善。结论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验项目通过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并应用新鲜血清赋值校准和校准后可比性验证的方式实现量值溯源,是达成区域内各级医院检验结果互认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关有再灌流期心 脏与下丘脑的关系方面的工作尚未见报道。本文目的是观察弱电流(数十微安)刺激家兔下丘脑乳头体核对缺血心脏再灌流期的影响。 家兔26只、30次实验,共分五组。20%乌拉坦溶液麻醉、2%三碘季铵酚溶液制动。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按Sawyer氏图谱将刺激电极送入下丘脑乳头体核。24个心前区针形电极做ST段标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