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4年,Darioh等提出用控制性低通气(PHC)治疗哮喘持续状态,在维持患低通气需求的同时可迅速改善机体氧合并逐步降低PaCO2,提高pH值安全范围。由于降低了气道压力,从而减少了常规机械通气中常见的循环障碍和气压伤等并发症。2002年6月至2004年10月我们采用PHC治疗67例慢性呼衰,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症(Acute in 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又称格林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是迅速进展的运动性神经病,主要病变是周围神经广泛的炎症性脱髓鞘,部分病例伴有远端轴索性变性,病前可有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史。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医理论的普通毫针针刺与基于西方肌筋膜激痛点理论的"干针疗法"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临床疗效均较为理想,且因操作便捷、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从普通毫针针刺与干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理论根源和临床应用出发,对二者的施术原则、施术部位、操作方法、作用机制研究、临床适用范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总结,并对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的毫针针刺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参考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4.
<正>不同程度的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独立生存能力[1],大约85%的患者在卒中后存在上肢功能障碍,甚至在卒中3—6个月后仍有55%—75%的患者上肢功能难以恢复[2—3],上肢功能的精细化特点决定了它比下肢恢复更加缓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任务导向训练是一种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干预措施,有研究表明,任务导向训练是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4]。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任务导向训练来探讨对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