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颅脑CT、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血、尿实验室检查,确诊患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9例,Q波及非Q波心肌梗死16例)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1.1mmol/L ,确诊糖尿病者35例,其中男2 8例,女7例,年龄37~6 6岁。患者入选后均停用各类转换酶抑制剂,始服安慰剂2周,其后培哚普利每日4mg ,如出现低血压症状或BP <90 /6 0mmHg ,维持原剂量或减量至2mg ,用药后2周如无低血压症状则加量至4~6mg ,共8周。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各行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用药前后心…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院2004-04~2005-03住院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5~81岁。冠心病的诊断以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名及诊断标准》为依据。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入院前患者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降脂药。术前常规行监测心电图、cTNI。据入院前2周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将患者分为无心绞痛组28例和心绞痛组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 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 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 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 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 1 960)比 1 118(459, 2 417)ng/L;Z=-1.25,...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临床并非罕见,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但临床发生漏误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多数病人急性起病,为较凶险的内科急症,早期诊断,处理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今结合本科遇到的13例典型病人对肺栓塞早期的临床特点,漏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罗红霉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的疗效及其对 UAP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 UAP病人 1 63例 ,所有病人接受强化药物治疗 ,随机分到罗红霉素组的病人自入院当天起给予罗红霉素 1 5 0 mg,每日 3次 ,疗程为 30 d。结果 :治疗 30 d后 CRP、FG水平在罗红霉素组明显下降 ( P<0 .0 5 ) ,90 d时下降更明显 ( P<0 .0 1 ) ;UAP罗红霉素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 ,罗红霉素治疗组良好控制率87.6% ,常规治疗组 75 .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罗红霉素组 3个月内 AMI、死亡、被迫介入治疗、UAP复发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 ( P<0 .0 5 )。结论 :罗红霉素抗炎治疗明显降低炎性标志物水平 ,同时也明显改善 UAP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美多心安治疗室壁瘤顽固性左心衰竭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家玉  高慧芳 《临床荟萃》1996,11(6):271-272
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极易造成充血性左心衰竭,按常规纠正心衰的方法如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治疗,有相当一大部分患者不能获得缓解或不能较长时间维持。因为此类患者左心功能除受室壁瘤的影响外,尚受到非梗塞部位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及冠脉灌注不良的影响。我们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此类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讨互动教学方法在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将多种不同形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应用于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药物治疗学课程;课程结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评价互动教学的实施效果。超过80%的学生对互动教学认同度高,仅有3.85%认同度低;调查的16个问题中有12题(75.00%)高评分率超过80%,高评分率不足80%但也均超过70%的为4题。互动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具备临床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得到学生认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均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哮喘和COPD最新版指南的阅读,分析比较了两者治疗药物以及长期治疗方案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影响。方法入选标准:有脑血管病病史;患者能到门诊随访;知情同意;无研究药物治疗的明确适应症及禁忌症。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患者被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吲哒帕胺治疗组和相匹配的安慰剂对照组,双盲治疗4年,开盲后开放治疗2年,共随访6年。研究主要终点是脑卒中。终点委员会专家独立评估可疑脑卒中等事件。结果患者1399例进入随机双盲研究,治疗组702例,对照组697例。患者基线特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似,平均年龄为64岁;男性占70%;有脑出血史为18%;脑梗死史为76%;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为9%;冠心病史为21%;糖尿病为11%。两组平均血压分别为(145.9±20.4)/(87.1±11.1)mmHg与(145.6±20.4)/(87.8±11.6)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净下降12.5/5.3mmHg,开放治疗2年净下降9.2/4.7mmHg,随访6年血压平均净下降10.5/5.0mmHg。双盲治疗4年治疗组脑卒中发生(9.5%)较对照组(20.2%)危险下降53%(P<0.01);开放2年脑卒中危险下降25%(P=0.19);随访6年脑卒中危险下降46%(P<0.01)。结论长期降压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是有益的,可减少脑卒中再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8岁。因“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频发结性,室性早搏”于1979年5月2日收住院,经8周治疗,病情好转,早搏消失。出院后仍间断性心绞痛发作,经常服用消心痛、心痛定、潘生丁等药物。1989年8月2日突发心悸、胸闷,测血压18.7/12.0kPa(140/90 mmHg),心率198次/min,律齐,心电图示分支型室速,血钾4mmol/L,即给心律乎70mg,静注2次,转复窦性心律。1989年9月26日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早、室早,短阵室速,ST-T异常。1989年11月2日和1990年1月28日又2次发作室速,表现同上,其中误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1次。1990年7月11日下午6时再发心悸。胸闷,次日上午9时急诊。步入诊室,测血压10.7/8.0kPa(80/60 mmHg),心率186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