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的异常通道,多位于主动脉狭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发病女性多于男性[1]。Amplater伞介入疗法是安全性高、疗效好、并发症少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我科自2002年8月~2005年7月对6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开展Amplater伞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总结院外患者远程心电监测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4~12月对80例心内科门诊行远程心电监测的患者护理人员指导其正确把握采集时机,正确使用监测仪,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指导。结果:8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90%,其中室性心律失常24例,房性心律失常22例,窦性心律失常15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ST段改变为7例。结论:精心的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掌握远程心电监测仪正确的使用方法,把握时机,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指导,有利于提高检出率,有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心脏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梗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常见许多患者死亡的原因。药物、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衰症状,却无法使梗死的心肌细胞再生,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微血管性心绞痛又称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发作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综合征。在未经冠状动脉造影而诊断冠心病患者中有20%~30%实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其发病有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性心绞痛又称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发作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综合征.在未经冠状动脉造影而诊断冠心病患者中有20%~30%实为微血管性心绞痛,其发病有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冠状动脉造影难显示,心肌活检不宜常规开展,故缺乏诊断金标准.临床上常用运动心电图作为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但易受许多因素影响.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能反映心肌内微循环血流灌注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2].为探讨心肌灌注显像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08年3月~2009年6月本院运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对42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并与运动心电图进行比较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毒性低等优点,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常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静脉炎是静脉注射胺碘酮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静脉结节及组织坏死等,此外静脉炎可以引起败血症,增加病死率,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新活素治疗,用药前做好患者心理干预、护士培训、备好急救物品和仪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等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有效33例,有效率为86.84%.结论:新活素能有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细心的观察和护理可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弹力加压型止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术患者共9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止血器组45例,传统组46例。通过观察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患者的舒适度及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弹力加压型止血器的实用性。结果止血器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弹力加压型止血器应用操作简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张力性水泡的原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通过掌握术后扎伤口的力度和包扎技巧,及时松解绷带,避免对伤口周围皮肤牵拉过紧;对照组常规包扎伤口,松解绷带。结果实验组水泡发生率为1%,对照组水泡发生率为9%。结论及早发现和及时有效地护理能防止和有效地降低水泡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