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皮肤病学   6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为Sweet 1964年首先报告,故又名Sweet’s综合征,此病临床少见,现将我科诊治的5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女3例、男2例;年龄23~43岁,其中30岁以上者4例;皮疹初发部位:颜面、颈部3例、前臂2例。病期:5年以上3例、均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莱姆病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全身皮肤起红斑伴关节痛4月余,于1990年5月14日入院治疗。初为在四肢背部起丘疹红斑,后逐离心性向周围扩大累及仑身成潮红斑片,微落屑,瘙痒明显,伴畏寒不适,膝关节疼痛,行走时加重。病前曾在南昌郊外钓鱼时有蜱叮咬史。以前无过敏性皮炎与关节炎病史。体检:  相似文献   
3.
根据铁道部卫生局的按排,于1987年5月7~20日在北京铁路总医院举办了性传播疾病学习班。铁道部卫生局与总医院的领导同志亲自出席了开学典礼。学员来自各铁路局、工程局、铁路工厂医院共40名。讲授了性传播疾病知识与皮肤病专题讲座,学员们在结业考试时全部取得优秀成绩,发给了结业证书。通过这次学习,大大提高了学员们对性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为今后对全路防治性传播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9岁。因全身起斑片伴瘙痒10年,斑块结节改变半年于1997年10月6日入院。10年前因咽喉痛服磺胺药,半日后躯干、四肢起红斑、肿胀,曾有一过性意识丧失,当时外院以药疹给予抗过敏及光化学治疗,2个月后肿胀消退。后全身皮损逐渐变厚,...  相似文献   
5.
成人硬肿病二例报告屠善庆,陈伟民,李远北京铁路总医院皮肤科1000381病例介绍例1,女,51岁,因颜脸、颈部反复肿胀4月余住院,并有灼热感,治疗减轻后又加剧,呈周期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一般体检未见异常。皮肤科:颜脸、颈部弥漫性潮红非凹性肿胀,颈、...  相似文献   
6.
白癜风又称白驳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据兰州地区统计为皮肤病初诊人数的0.815%,新疆地区为1.03%,上海为1.0%;我院统计为初诊人数的0.98%;据丹麦某地统计白癜风的人群发病率为0.38%;国内金氏统计人群发病率为0.5—1.0%。我们在77年—80年8月间共治疗276例白癜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对有完整资料的112例进行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5年以来我科应用强力宁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0例患者中,男58例,女72例,年龄16~65岁,病程64天~17年。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8.
报道7例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外周血白细胞增高7例,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3例、发热3例。皮疹特点为面、颈、上胸及前臂疼痛性、水肿性斑块。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用碘化钾及氯喹治疗,疗效显著。对本病的临床特征、病因、发病机理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0例皮肌炎,其中3例并发肿瘤,各为乳腺癌、食道癌与卵巢癌,并发率达30%,此3例均在皮肌炎出现之后确诊,当肿瘤切除或化疗后,皮肌炎的症状均得到改善与好转。10例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中有7例配合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死亡2例(1例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心肾功能衰竭),存活10月~2年6例,存活10年以上2例。  相似文献   
10.
痤疮是青年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好发颜面,胸背部,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毛囊角化、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治疗方法虽然很多,有各种内服,外用药物,但还没有一种根治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