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HIF-1α的表达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老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的表达规律,探讨FIF-1a在神经系统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3月龄和30月龄大鼠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细胞内尼氏体及HIF-1a的表达情况.结果 30月龄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细胞体积大,排列稀疏,胞浆内尼氏体稀疏.与3月龄组比较,30月龄组大鼠脑组织内各部位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且各部位阳性细胞个数有显著变化(P<0.01),其中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数最多,而运动皮质区及第1小脑小叶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少.结论 老龄大鼠脑组织各部位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减弱,而HIE-1a表达增强,其中又以海马区表达最强,推测HIF-1a可能在衰老过程中尤其是记忆减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对大鼠脑内P物质基础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物质(substance P,SP)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及不同强度的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SP在大鼠脑内的基础表达及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24 h大鼠脑内SP表达的变化。结果:SP在大鼠脑内许多部位均有分布,电针能引起大鼠脑内许多部位SP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结论:SP在大鼠脑内的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对机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电针可能部分通过SP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D40炎症分子在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表达。方法:采 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观察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的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不同 细胞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发作显著增加了CD40阳性细胞,以在海马组织中增加为著; SE后CD40主要在 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表达;CD40阳性细胞在SE后3 d增加达到一个高峰,在SE 7 d后恢复到SE前稍高的水平。结论: CD40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高表达,促进了SE大鼠海马炎症反应,提示CD40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后海马组织的炎 症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大鼠血管性痴呆(VD)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规律,探讨V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阻断法(2-VO)建立VD动物模型,应用Y型水迷宫实验测定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HIF-1α和EPO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随缺血时间的延长,痴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性下降(P〈0.05);②痴呆组大鼠海马CA1区HIF-1α、EPO的表达于缺血1周时最明显,此后缓慢下降,但与假手术组比较仍处于较高水平(P〈0.01);③痴呆组大鼠两蛋白表达与学习记忆能力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 HIF-1α和EPO参与了VD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在此过程中通过HIF—UEPO缺氧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CSF)免疫球蛋白IgG、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CSF中寡克隆区带(OCB)的变化。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患者CSF中IgG及血清IgG、IgA及IgM的变化,并用CSF蛋白电泳来测定三组患者的CSF中OCB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患者CSF中IgG含量分别是6.02±0.98mg/dl、58.09±5.29mg/dl、72.50±6.52mg/dl及6.64±1.17mg/dl;对照组血清IgG、IgA及IgM的含量分别是1077.68±22.75mg/dl、176.41±10.32mg/dl及116.29±10.82mg/dl;脊髓炎患者血清IgG、IgA及IgM的含量分别是1226.53±27.86mg/dl、286.03±18.12mg/dl及149.66±11.92mg/dl;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血清IgG、IgA及IgM的含量分别是1296.00±28.35mg/dl、247.88±16.91mg/dl及153.65±12.96mg/dl;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IgG、IgA及IgM的含量分别是1101.6±32.72mg/dl 178.6±9.69mg/dL及158.47±12.61mg/dl。CSF中IgG以吉兰-巴雷组升高最明显,其次是脊髓炎组,脊髓炎组及吉兰-巴雷组血清IgG及IgA均较对照组升高,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及病毒性脑炎组血清IgM均较对照组升高。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患者CSF中OCB阳性率分别是10%、7%及0。结论: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病毒性脑炎患者伴随有CSF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伴有鞘内蛋白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 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10例急性脑栓塞病例,采用 NIHSS 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 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3月后采用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治疗24 h 后患者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3月后 mRS 0~2分为90%。结论rt-PA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是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葛根素治疗,药物用量为0.5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治疗14d。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5A锥板式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色法测定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选取查体健康者38名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纤维蛋白原增高,葛根素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显著性改善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和血液纤维蛋白原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葛根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脑血管疾病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103名学生分为2组,通过比较2组学生对神经病学的感兴趣的程度,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诊疗水平,确定实时观摩全脑血管造影术是否能提高脑血管疾病教学质量。结果实时观摩全脑血管造影术显著增加学生学习神经病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结论实时观摩全脑血管造影术可以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速激肽广泛地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针刺的信息要经过许多神经递质或调制物质的转递才能产生镇痛效果,有关针刺引起脑内速激肽变化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脑内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A 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用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30只进行实验.大鼠体质量220~250 g,由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清洁级.干预在电针大鼠下肢"足三里"穴位后,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电针穴位后24 h大鼠脑内PPTA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尾壳核、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及导水管周围灰质PPTA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高(分别是11.20±2.56,10.63±2.57,6.52±1.12,8.16±1.82,7.351±1.59),刺激强度为5 mA的强电针组上述部位PPTAmRNA表达(分别是16.56±3.31,15.66±3.03,10.20±2.88,12.13±2.86,12.16±2.44)比刺激强度为1 mA的弱电针组(分别是13.38±2.48,12.83±2.86,8.33±1.76,10.00±2.58,10.12±2.37)高.结论电针能引起大鼠脑内一些部位PPTAmRNA表达的增高,速激肽的合成增加,因而可能对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0.
针对神经病学课程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将多媒体授课运用于神经病学理论课的教学中,将PBL教学运用于神经病学见习课的教学中,这种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将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医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的神经病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