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Bárány协会分类监督委员会(COCS)对颈性头晕(有时也称为颈性眩晕)的观点。这些内容首先由多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初步审查,之后由Bárány协会COCS进行进一步审定。基于当前已发表的文献,Bárány协会COCS认为,自身运动的错觉(眩晕-旋转感或其他)与颈部病理和(或)颈部疼痛症状(通过影响颈椎、软组织结构或颈神经根)之间机制的关联尚缺乏证据支持。当头颈部联合运动诱发出现旋转的错觉时,其原因可能是尚未确诊的常见前庭疾病(如偏头痛或BPPV),也可能是较少见的中枢性前庭疾病(包括急性起病的危急状况,例如椎动脉夹层伴后循环卒中以及极其罕见的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同时,COCS指出,迄今为止,偏头痛(包括前庭性偏头痛)为颈部疼痛和前庭症状同时出现的最常见原因。而且,在几乎所有前庭疾病中,头部运动常会导致患者症状的加重,推测在这些前庭疾病患者中常见颈部肌肉紧张度的增加(因果关系尚不清楚)可能与头部运动减少有关。此外,还存在一些尚未探索的理论机制问题,如颈部疼痛可能促发血管迷走反射、心脏抑制反射继而通过晕厥前机制导致短暂的定向障碍和(或)失衡。COCS提出还有一些少见的案例,如那些颈部肌肉痉挛伴模糊的空间定向障碍和(或)失衡感的患者是否确实存在颈部本体感觉受损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展望未来,通过严格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减少敏感性而增加特异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进一步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案将更为理想。为进一步促进“颈性头晕/眩晕”的研究,在进行设计机制和治疗的对照研究时,亦应考虑到那些重要的混杂因素相关问题。基于此,目前的Bárány COCS并未提出用于研究之外的临床初步诊断标准。相信随着新的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这一观点将可能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
咯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大量咯血是呼吸内科急症,需及时处理。纤维支气管镜广泛应用以来,对咯血病人开展了经支气管镜施行支气管腔内填塞术、支气管内局部用药等局部止血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咯血病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及检查时机应准确掌握,以便充分发挥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止血作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1374例老年患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4例在我科行TBLB的老年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1374例老年患者中肺癌683例(49.71%),肺部良性肿瘤6例(0.41%),肺结核69例(5.02%),间质性肺疾病131例(9.53%),肺部真菌病2例(0.15%),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426例(31%),正常组织37例(2.69%),无法诊断20例(1.46%)。肺癌,间质性肺疾病,检出率高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而肺结核,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检出率低于同期非老年组患者(P〈0.01)。两组均以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多见,两组比较鳞癌,小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0.01),腺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BLB是诊断老年肺癌、肺间质病、支气管内膜结核等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对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Stanford B型的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并行主动脉造影,应用QCA血管定量分析软件进行测量,选取合适型号支架,置人大血管内封堵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重复造影观察支架位置,检查有无内漏。术后1w及6个月行CT随访,观察内漏情况、支架移位和假腔变化。结果本组7例老年患者支架置入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即刻造影:全部患者夹层近端破口封闭,恢复真腔血流,1例见少量近端内漏,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病例应用国产覆膜血管支架也成功完成手术,即封堵夹层破口同时也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未行旁路移植,但也未出现相应部位缺血的表现。全部患者行CT随访,3例主动脉夹层消失,余者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国产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行,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较低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型长正五聚蛋白3(PTX3)在心房颤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心脏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于心脏停搏前获取右心耳100 mg,除去血液和脂肪组织.对心房分离肌细胞采用PTX3处理,用PCR法和WB法观察心房分离肌细胞KAch基因和蛋白的变化.结果 AF组的Kir3.4 mRNA表达、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明显低于SR组,小剂量组的Kir3.4 mRNA、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AF组,中剂量组的Kir3.4 mRNA、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的Kir3.4 mRNA表达、GIRK4表达及IKAch密度低于中剂量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KAch参与了AF的病理过程.PTX3通过影响慢性AF患者心房肌细胞Kir3.4 mRNA和GIRK4表达,进而使IKAch密度降低,推测其可能导致AF发生和维持.PTX3可能通过促进AF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引起心房重构,推测炎症可能是AF发生和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物洗脱球囊(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不同型号的DEB,严格按照DEB使用要求进行操作。结果 DEB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应用26例(27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左主干(LM)1个、左前降支(LAD)12个、右冠状动脉(RCA)12个、回旋支(LCX)1个、钝缘支(OM)2个,出现1例冠状动脉夹层,给予裸金属支架置入;DEB在分叉病变中应用27例(28处病变),使用28个DEB,其中LM至LCX开口6个、LM至LAD开口1个、LAD与第一对角支(D1)开口17个、LCX至OM 2个、RCA至左心室后支(PL)2个;DEB在小血管病变中应用13例(13处病变),使用13个DEB,其中LCX 6个、LAD 3个、D1 2个、OM 1个、PL 1个;DEB在支架内闭塞病变中应用10例(10处病变),使用12个DEB,其中LAD 8个、LCX 2个、OM 1个、中间支1个。术中及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论 DEB在再狭窄病变、支架内闭塞病变、分叉病变及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过程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8.
24例球形肺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形肺炎是急性肺炎在影像学上的特殊表现,近来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高,因影像学上与肺内其他球形病灶相似,如早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结核,周围型肺癌等,故极易误诊。我院从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收治球形肺炎患者24例,且其中20例为本院职工,集中在门诊、ICU、呼吸科及中心实验室等。患者陆续发病,在发病前多有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等诱因,但相关医护人员在无特殊防护的情况下并未发病,表明病菌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毒力相对较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血管支架置入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白兔30只,经球囊血管内膜剥脱法制成髂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喂养6周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PLGA-PEG组,n=15),给予血管支架(PLGA-PEG)置入,对照组(n=15)常规喂养。两组动物在支架置入前、置入后7及30 d分别收集耳缘静脉血1 mL, 以SDS-PAGE Zymography法检测MMP-2、MMP-9)及相应酶原(pro MMP-2和pro MMP-9)。结果:实验组支架置入前所测的MMP-2、MMP-9和proMMP-2(11 568±2 219)、(10 364±1 429和(13 649±1 894)INT·mm2)明显高于对照组(6 128±1 562)、(8 519±2 167)和(8 413±2 156)INT·mm2(P<0.05);但proMMP-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支架置入后7 d与置入前相比,MMP-2及MMP-9以及相应酶原虽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架置入30 d后MMP-2及酶原高于置入前(13 935±2 167)、(15 628±1 739)INT·mm2 vs (11 568±2 219)、(13 649±1 894)INT·mm2(P<0.01),MMP-9及酶原亦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MMP-2及酶原在动脉硬化动物模型中明显增高,血管支架置入后MMP-2增高。  相似文献   
10.
邢玥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24):24-2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CEI有效降低血压,目前种类较多。其对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率及死亡率,延缓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进展,尤其有蛋白尿者特别有效。主要不良反应为干咳,偶有致命性血管性水肿。 ACEI类药物尽管作用机理相同,但与酶结合的方式、强度、前体状态、作用时间及消除或排泄方式各异。其中卡托普利作用时间最短,需每日服用2~3次。其他ACEI药物可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