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治疗组1(振动组),治疗组2(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组)。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患侧手最大握力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训练后,治疗组1比对照组在FMA(44.38±15.29)、WMFT(43.88±14.50)、患侧手的最大握力(21.50±11.68)及MAS(1.00±1.02)有显著改善,此外治疗组2比另外两组在FMA(48.92±13.60)、WMFT(52.92±13.74)、相关手的最大握力(32.80±10.61)及MAS(0.62±0.65)有显著改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比单独运用上肢功能训练或振动训练,在上肢功能、痉挛及最大握力的改善方面有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早期骨盆强化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许多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但治疗组增加作业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手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s)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并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评估患者的ADL能力,提取粪便样本并采用气相色谱仪(GC)分析测定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找到与BI总分存在相关性的SCFAs,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BI总分与SCFAs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粪便样本中,丙酸、丁酸水平与BI总分存在相关性(P<0.05)。将丙酸水平、丁酸水平、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其它SCFAs水平等数据分批纳入4个模型分析,从模型1至模型4,丙酸水平与BI总分的β值(95% CI)分别为0.73(0.20,1.25)、0.66(0.10,1.22)、0.54(0.07,1.21)、0.56(0.08,1.40);丁酸水平与BI总分的β值(95% CI)分别为0.79(0.17,1.41)、0.75(0.06,1.41)、0.72(0.03,1.42)、1.00(0.06,1.94),提示粪便中丙酸、丁酸水平与BI总分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粪便中的丙酸和丁酸水平与BI总分呈正相关,测定丙酸和丁酸水平可能在评价ADL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牵引、针灸及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段。国内对利用牵引、针灸,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疗效报道较多,但涉及患者治疗前、后其残疾水平变化的报道甚少。本文拟通过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骨盆牵引、针灸及推拿治疗前、后其FIM评分变化作一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2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动态干扰电结合牵引(治疗组)133例和单纯牵引治疗(对照组)132例,治疗20天后进行颈椎活动度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2组间的颈椎活动度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改善率(临床治愈+显效)78.2%优于对照组57.6%(P<0.01)。结论:动态干扰电疗法结合牵引治疗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皆接受常规治疗,A组予以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而B组仅单纯强调肢体功能训练.采用Berg平衡量表与BI量表对该组患者出院前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发现A组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较B组显著。结论:强化近端控制能力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统一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42例,采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TCA)认知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DL—BREF)中文版对其进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