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用Perkin-Elmer 30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急性白血病儿童血液及血浆中锌、镁、铜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的方法是一种光谱分析的方法,其特点是灵敏度高,对微量样品也能进行研究,误差较少,测定速度快。 40名健康儿童(3~15岁)的血液和血浆中,锌、镁、铜的含量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因此可用其平均值来与病理组比较(锌:血液中5.65±0.3,血浆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为滋养层的双层琼脂培养体系,观察了8例6~8周龄的人胚胎和14例15~27周龄胎儿的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中粒-巨噬细胞前体细胞(CFU-C)的含量。结果:6~8周龄人胚的肝脏已有78.6 CFU-C/10~5有核细胞。一直到22周时才逐渐下降,于第26~27周时,肝脏CFU-C实际上完全消失。在人体子宫内发育期间,肝脏主要含红系统细胞。从10~11周开始,造血作用逐渐由肝脏转移到骨髓。胚胎和胎儿的肝脏主要是粒细胞生成的器官。骨髓中过氧化物酶阳性的细胞达8.2~21%,其余为红系和淋巴系细胞。14周的胚胎股骨即出现CFU-C,至22~23周逐渐增加,于24~25周达最高值(122.3CFU-C/10~5有核细胞)。26~27周时减少到56.2CFU-C/10~5有核细胞。脾脏于20周时出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体外琼脂集落形成的方法,检查一组骨髓增生性疾患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集落形成细胞(CFC)的浓度,并将各种疾病的骨髓 DNA 合成期的 CFC 比例作了比较,结果如下:在慢粒(CML)时平均有77CFC/2×10~5有核细胞,急变时平均为46CFC/2×10~6,缓解时为28CFC/2×10~5(正常位为3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时 CFC 增加,骨髓纤维化(MF)和红白血病时 CFC 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 CFC 不超过正常范围。在 CML 的集落中还可以见到在形态上正常的细胞分化,但 CML骨髓琼脂培养无急粒(AML)骨髓培养时所常见的细  相似文献   
4.
关于控制正常细胞增殖的抑制物的初期报告见于50年代中期。稍后,Ballough 提示了关于内源性特异性细胞增殖抑制物的基本原理,并称这种抑制物为抑素(chalone)。以后又出现了一些从动物和人的很多器官和组织分离出抑素的报道。这些观察大大充实和发展了抑素的理论。关于抑素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如下:1.动物和人的任何增殖中的组织的成熟细胞均向周围环境分泌细胞增殖抑制物——抑素。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的基本特征是某一系列的造血细胞发生分化、增殖或成熟障碍,致使外周血白细胞出现质和量的异常。在粒细胞白血病,此种障碍可发生在从粒系定向干细胞(CFU-C)到幼稚细胞的各个阶段。了解造成分化、增殖和成熟障碍的原因,到底是造血细胞本身的缺陷,还是细胞所在微环境的缺陷,抑或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了解这一问题,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实践上的重要意义。由于实验血液学的进展,造血细胞系统各主要亚群体外培养集落形成试验相继获得成功,因而为这一问题的阐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常造血干细胞有赖于多向性干细胞的合适功能。这些原始的造血祖细胞的特点是具有大量增殖并向各系列血细胞分化成熟的能力。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保证了造血系统的繁衍。此外,为了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其活性,这些干细胞应能对调节机制作反应。 Till和MeCulloch最早用他们所建立的脾集落试验(CFU-S)鉴定并定量测定了多向性干细胞,这一方法使调节干细胞机制的研究变得容易了。用CFU-S法检测二株遗传性贫  相似文献   
7.
造血细胞体内扩散盒培养,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造血细胞的功能和形态特点,并能探测各种体液因子和药物对培养细胞的影响。因此,近年来这一技术在研究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特点,以及在探索不同药物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等方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很多研究者已注意到细胞膜表面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许多有关研究膜的综述中可看到,在各种病理过程中,细胞的反应很多是由它的表面特性的改变所决定的。细胞膜的表面特性之一,是它有带电荷的能力,这种电荷一般是负电荷。近年获得的材料证明,表面电荷在细胞的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诸如接触作用、粘附、聚集和血液流变结构的形成等过程有重要作用。许多作者指出,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不同的分化阶段、生命能力降低、许多物质在细胞表面的吸附等),表面电荷是有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血液溶菌酶有75~80%来自血液及骨髓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因而血细胞数的改变可导致血中溶菌酶含量的改变。有少数材料提到,在骨髓再生不良所致的白细胞明显减少时,血中溶菌酶含量低于正常。在急性白血病前期的骨髓再生不良时,是否也降低,目前尚不清楚。为此,作者用改良的Parry等的方法分别测定并比较了再生不良性贫血(15例)、急性白血病(18例)和全血细胞减少(12例)3组病人血中溶菌酶的含量,以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再生不良性贫血患者(溶菌酶含量0.5~8μg/ml,平均3.7),要比正常人(7~19μg/ml,平均12.3)低3倍多,而急性白血病患者(平均11.9)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分析在发展为白血病之前血液学改变的特点和机理,它的予后意义以及评价各种方法(形态、组化,细胞遗传学等)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虽然从对患者检查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