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管内皮是血流和血管壁之间的半透性屏障,其功能障碍在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蛋白酶活化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s1, PAR1)是一种独特的G蛋白偶联信号受体,主要通过凝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胰蛋白酶及活化蛋白C等蛋白酶裂解其胞外氨基末端而被激活,在哺乳动物血管壁的几乎所有细胞膜上都有表达,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血管张力调节、血管屏障功能、炎症募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PAR1在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探讨靶向抑制或激活PAR1对治疗血管性疾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可以导致3种神经毒性表现,其中包括急性胆碱能危象(ACC)、中间综合征(IMS)和有机磷致迟发性多神经病(OPIDP)。IMS的概念自1987年Senanayake和Karalliedde提出,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阿托品的治疗无效,胆碱酯酶重活化剂的短期疗效也不满意,患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病死率高达30%~60%。[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本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13收治的15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给予50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B组患者给予100mg哌替啶肌注;C组患者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25mg静注联合哌替啶50mg肌注,比较和观察3组患者使用药物的镇痛效果以及副反应。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B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C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3%,经X^2检验,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持续时间方面,A组(14.8±3.9)h,B组(13.3±1.1)h,C组(2014±1.4)h,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之间副反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与哌替啶的疗效相比镇痛效果相当,与哌替啶相比其起效时间更为迅速,同时更加安全,副反应少,是一种治疗急性肾绞痛的有效、安全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急性中毒患者22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探讨中毒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95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9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4:1.0,占同期急诊患者5.6%,平均年龄42.5岁,35-60岁占53.20%,中毒种类为蛇毒(55.0%)、酒精中毒(12.2%)、农药中毒(10.5%)等;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经皮肤接触(含蛇伤)占62.8%;前3位职业为农民(66.5%)、学生(11.7%)、工人(9.5%)。中毒发生率以7-9月份最高。中毒原因以蛇毒(55.0%)为第1位,其次为自杀(19.0%);治愈率为94.6%,死亡率为0.9%。结论了解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可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建立急性中毒监测体系,提高中毒诊断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7.
农村生态环境改变、炎热气候时间延长,促使蛇的活动和数量增加,导致蛇伤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笔者对我院2008年急诊科收治的387例蝮蛇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蔡卫东  符秋红 《当代医学》2013,(15):128-129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FD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d后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左室结构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0d后的心功能纠正总有效率为92.6%(25/2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0d后的总有效率为74.1%(20/27),两组心功能纠正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0d后采取超声测定的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治疗,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结构的各项指标,毒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蝮蛇伤病人中毒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顸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X^2=19。73,P〈0.001)。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明显,发生MODS几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
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根据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酶及CRP水平与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SIRS组血清酶及CRP水平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ODS组血清酶及CRP水平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19.73,P<0.001)。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酶学及CRP水平升高越明显;蝮蛇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水平升高越明显,MODS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水平与SIRS、MODS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