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新型超声微泡[荧光标记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微球与超声脂质微泡共价结合复合体]在一定声强的超声定位辐照下,PLGA纳米微球在小鼠体内肝脏组织的定位释放情况。方法用机械振荡法制备超声脂质微泡,双乳化法制备荧光标记的PLGA纳米微球,碳二亚胺法制备新型超声微泡。将实验小鼠分为3组:PLGA纳米微球组(NP组)、超声脂质微泡混合PLGA组(MB+NP组)、新型超声微泡组(MB-NP组),均用一定声强的超声经体表定点辐照小鼠肝脏。以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小鼠肝组织中PLGA纳米微球的分布。以DFY微泡测量软件对肝组织中荧光标记的PLGA纳米微球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MB-NP组中的超声微泡周围布满数量不等的纳米微球,呈花环状,且PLGA纳米微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1),MB+NP组的数量高于NP组(P<0.05)。结论新型超声微泡能够明显提高靶组织区内的PLGA纳米微球浓度,从而使PLGA携带的药物更多释放于靶组织中。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稳定性。PLGA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具有显影效果好、大小均匀、抗压性强等特点。PLGA纳米粒应用于药物缓释系统、载基因治疗、疾病诊断、组织工程、疫苗研制等方面。本文主要对PLGA纳米粒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一种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技术耦联的新型包裹紫杉醇的微泡,并对其连接效果、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方法采用单乳化法制备包裹紫杉醇的PLGA-COOH纳米粒(Pac PLGA),检测其包封率,并用碳二亚胺法将其与链霉亲和素(SA)耦联,免疫荧光法检测Pac-PLGA与SA的连接情况。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生物素化的超声微泡(BIOOMB)及超声微泡(MB)。分2组用激光共聚焦不同时间点观察超声微泡与Pac PLGA的连接效果。结果 Pac PLGA平均粒径为131.1 nm,包封率为(85±2.1)%,电镜观察呈球形,大小均匀,分散度好。荧光检测SA成功的连接在Pac-PLGA上。激光共聚焦观察生物素-亲和素组Pac-PLGA较多地连接在BIO-MB的表面。而对照组MB表面未见Pac PLGA的聚集。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备出包裹紫杉醇的新型载药微泡,有望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和靶向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PCI)后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接受左前降支PCI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3个月应用RT-3DE进行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分析,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校正值(Tmsv-16-SD%),即收缩不同步指数(SDI);同时得到前壁、前间隔及心尖帽共7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rEDV)、收缩末期容积(rESV)、节段射血分数(rEF)及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校正值(Tmsv%).结果 术后1个月EDV、ESV、rESV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EF、rEF高于术前及术后1周(P<0.05),Tmsv-16-SD%及局部节段Tmsv%低于术前(P<0.05),与术后1周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ESV、Tmsv- 16-SD%及大部分节段的rEDV、rESV、Tmsv%低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EF及大部分节段的rEF高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P<0.05),rEDV低于术前及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 5).结论 利用RT-3DE能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PCI术后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靶向整合素αvβ3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造影剂对裸鼠肿瘤新生血管的超声分子显像能力。方法采用共价连接-碳二亚胺法制备出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PLGA高分子造影剂,并用激光共聚焦鉴定其连接情况。建立裸鼠卵巢癌SKOV-3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PLGA造影剂(RGD-PLGA组)和PLGA普通造影剂(PLGA组)进行造影检查。记录造影情况,绘制时间一强度曲线,并对两组造影剂的持续时间和峰值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对造影40min后的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和彩色编码,直观观察两种造影剂的强度差异。结果成功制备出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PLGA高分子造影剂。RGD-PLGA组较PLGA组持续显影时间延长,峰值强度提高。对造影40min后的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和彩色编码,可直观观察到RGD-PLGA组较PLGA组增强更明显。结论靶向整合素αvβ3 RGD-PLGA造影剂较普通PLGA造影剂有较好的造影效果。  相似文献   
6.
容跃  杨正春  冉素真  黄泽君 《重庆医学》2015,(36):5098-5100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是否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住院且生后24 h 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早产儿13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72 h 及7 d 对早产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7 d 内动脉导管未自然关闭者为动脉导管早期未自然关闭组(PDA 组);自然关闭者为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首次超声检查(24 h 内)测量收缩期降主动脉与肺动脉的压差、肺动脉收缩压及卵圆孔分流速度。结果(1)PDA 组与对照组比较:①降主动脉与肺动脉的压差低于对照组(P<0.001);②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01);③卵圆孔分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2)利用降主动脉与肺动脉的压差、肺动脉收缩压、卵圆孔分流速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最佳临界点值分别为:19.69 mm Hg 、33.76 mm Hg 及57.16 cm/s 。结论超声血流参数对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能否自然关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及合并心内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41例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总结其类型及合并心内畸形情况.结果 41例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胎儿中,33例为主动脉弓下左无名静脉(80.5%),7例为食管后左无名静脉(17.1%),1例为双左无名静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同步性的应用价值,并初步研究2种技术的相关性.方法 5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3组,对照组25例,分别进行2D-STI和RT-3DE.分析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和圆周应变(CS),并测量左心室短轴水平心肌节段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TRS)及前间壁和后壁TRS的差值(TAS-POST);分析17节段时间一容积曲线,获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及左心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校正值(Tmsv-16SD%),并对Tmsv16-SD%与TAS-POST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各参数与对照组对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间比较,多支病变组EDV、ESV及TAS-POST高于LCA组与RCA组(P<0.05),多支病变组、LCA组LS与Tmsv16-SD%与RCA组有明显差异.Tmsv16-SD%与TAS-POST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结论 RT-3DE与2D-STI均能较好地评价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与同步性变化情况,并且2种技术的在评价左心室同步性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食管后左头臂静脉(RELBCV)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胎产前超声诊断RELBCV胎儿,观察其超声表现、伴发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等;结合产后随访结果分析产前超声诊断RELBCV的效能。结果 产前超声检出单纯RELBCV 5胎,RELBCV伴心内畸形3胎,伴心外畸形2胎。9胎RELBCV超声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图像见左头臂静脉(LBCV)走行于食管和气管后方,与扩张的奇静脉汇合后汇入上腔静脉而形成"U"形血管环;1胎RELBCV见LBCV分为2支,前支较纤细,走行于主动脉弓上方,后支走行于主动脉弓平面食管后方,均汇入上腔静脉。6胎接受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及基因组疾病检测,1胎致病性染色体微结构异常,1胎染色体缺失,4胎均未见明显异常。4胎接受无创DNA检测,结果均提示非整倍体异常风险较低。7胎正常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证实RELBCV。结论 胎儿RELBVC产前超声表现为LBCV走行于食管或气管后方,与奇静脉汇合后流入上腔静脉,形成"U"形血管环;产前超声检出胎儿RELBCV时,应全面筛查是否伴有其他系统异常,必要时行产前基因组疾病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