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异丙酚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手术镇静中循环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 4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下肢手术,ASAⅡ~Ⅲ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镇静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n=20),异丙酚组(P组,n=20),比较镇静前后循环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M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分后,低频(LF)、低频高频比(LF/HF)、总功率(TP)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P组(P<0.05~0.01),HF无显著变化。P组LF、HF、TP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0.01),LF/HF显著升高(P<0.01),HF显著低于M组(P<0.01),LF/HF较M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咪达唑仑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迷走/交感神经的均衡性,为Ⅱ型糖尿病患者术中镇静的较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
甘糖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蛋白脂酶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甘糖酯调节血脂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甘糖酯(37.8,75.6 mg·kg-1·d-1)给高脂血症大鼠ig给药3周,禁食12 h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mRNA的表达。结果甘糖酯有降低血清TC,TG和LDL-C,升高HDL-C的作用,同时提高LPL mR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甘糖酯对LPL mRNA转录的促进作用与其降低TC,TG和LDL-C的作用呈正比关系。结论甘糖酯通过促进LPL mRNA转录而调节血脂水平,这可能是甘糖酯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对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 :温血组 (n=15) ,采用温血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维持和终末温血灌注心肌保护方法 ;冷血组 (n=15) ,采用冷氧合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分别于5个时点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6、IL -8和丙二醛 (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冷血组IL -6、IL -8、MDA浓度于体外循环30min(T2)即显著升高 ,持续至体外循环结束后4h(T4) (P<0.05~0.01) ;而温血组IL -6,IL -8于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T3、T4 较基础值明显升高 ,且于T3、T4 明显低于冷血组 (P<0.05~0.01)。温血组MDA仅在T3 时升高 ,且T3、T4 时显著低于冷血组。冷血组SOD活性于T3、T4 明显降低 (P<0.01) ;温血组无明显变化 ,且在T3 、T4显著高于冷血组 (P<0.01)。结论 :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对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抑制效应优于冷血心脏停搏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糖酯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甘糖酯或甘糖酯辅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剂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治疗高脂血症大鼠3周,测定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及主动脉中MCP-1 mRNA的表达。结果甘糖酯治疗后MCP-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关系;并升高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而在DDC作用下SOD活性被抑制,使MDA含量又升高,但是MCP-1 mRNA水平不受影响,仍处于降低状态。结论甘糖酯抑制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中MCP-1 mRNA的表达,且此抑制作用与其降低MDA的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48~6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2例。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1)、芬太尼3μg·kg~(-1),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0.5mg·kg~(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麻醉维持用药相同,均在麻醉后切皮前(T_1)、膨肺后60min(T_2)、术后1h(T_3)测定血浆IL-6、IL-10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T_1比较,2组血浆IL-6、IL-10浓度和IL-6/IL-10以及IL-6mRNA、IL-10mRNA和IL-6mRNA/IL-10 mRNA于T_2、T_3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血浆IL-6浓度、IL-6mRNA、IL-6/IL-10和IL-6mRNA/IL-10mRNA于T_2、T_3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单肺通气患者IL-6的生成和释放,有助于维持IL-6/IL-10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胃癌患者ANH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4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后行ANH,对照组未行ANH。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术后1h(T2)、24h(T3)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2和IL-6的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T1比较,观察组IL-2、IL-6血浆浓度及mRNA表达于T2~3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于T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2、IL-6血浆浓度及mRNA表达于T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机体的IL-2、IL-6等免疫性细胞因子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糖酯对大鼠肝脏CuZn-SOD的诱导作用。方法RT-PCR法检测甘糖酯po后的Wistar大鼠肝脏中CuZn-SOD mRNA的表达情况;亚硝酸盐法测定肝组织中CuZn-SOD酶活。结果po甘糖酯后,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的SOD 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CuZn-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而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CuZn-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甘糖酯能够诱导大鼠肝组织中CuZn-SOD mRNA的表达,并提高其酶活,而且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前后对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4名,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ANH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ANH组在全麻诱导后行ANH,对照组未行ANH。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术后1 h(T2)、24 h(T3)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2和IL-10的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 2组比较,ANH组IL-2、IL-2mRNA、IL-2/IL-10比值和IL-2 mRNA/IL-10 mRNA比值于T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10浓度、IL-10 mRNA于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更有利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②方法 将 78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6例。氯胺酮组术中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 1 .0 0~ 1 .50mg/kg维持和加深麻醉 ;罗哌卡因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 3 .0g/L)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骶部硬膜外注入罗哌卡因 1mL/kg(2 .5~3 .0 g/L) ,氯胺酮 0 .2 5mg/kg。采用修改的客观疼痛评分法 (OPS)评定术后的镇痛效果 ,Ramsay法评定术后镇静效果。③结果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4、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5 .960~31 .555 ,q=4.72 6~ 1 0 .0 95 ,P <0 .0 1 ) ;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OPS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 ,差异有显著性 (q =6 .699、3 .42 5 ,P <0 .0 5、0 .0 1 )。氯胺酮组术后 1 2、2 4hRamsay评分明显低于罗哌卡因组、罗哌卡因加氯胺酮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2 0 .41 1、2 7.845 ,q =7.657~ 9.699,P <0 .0 1 )。 ④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骶部硬膜外注入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 ,安全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患者24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48~6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依达拉奉组(E组),每组12例。麻醉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3μg/kg,吸入8%七氟醚。麻醉诱导后,E组给予依达拉奉0.5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0.08mg/kg、芬太尼0.05~0.1mg,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8%~2.7%。两组均在麻醉后切皮前(T1)、膨肺后60min(T2)、术后1h(T3)采取血样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8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T4比较,两组IL-6、IL-8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于T2—3明显上升(P〈0.05);与C组相比,E组IL-6、IL-8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于T2-3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应用于单肺通气患者可有效抑制机体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